A22: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1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怎样的“读片”医生更符合诊断需求
章苒
  经常有这样的就诊经历:未明确诊断前,部分患者按医嘱可能要接受B超、CT等多种影像学检查,前往不同的临床影像科室预约,检查后再由不同的医生出具报告……

  “放射科医生的亚专业,应该由原来的按设备划分,彻底地改为按照解剖系统划分。”日前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徐克教授在本市举行的第二十四届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上表示,放射科读片诊断医生的专业能力应体现在精通某一解剖系统,如胸腔或腹腔的任一疾病,覆盖CT、磁共振、超声等,强调融合性的大影像概念。

  徐克教授提出,放射科亚专业的划分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按照检查设备或手段划分为:普放、CT、磁共振、介入、核医学、超声;另一种是按照解剖系统划分为:神经、骨关节、心胸部、腹部、介入、乳腺、儿科等。按系统划分专业的做法可以被认定为“学科发展和建设之路上的必然选择”,只要是对应的解剖系统,“读片”医生就可以检查、诊断,无论CT、磁共振、还是超声,都可以检查读片。而按设备划分专业的模式下,放射科医生只接触一种影像设备,仅掌握一种诊断手段,导致其知识面狭窄,个人职业发展受阻,难以推动现代化临床医学的进步。一旦遇到疑难重症,多名影像科医生可能难以就诊断结果达成一致,无法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徐克教授认为:整合影像学科,按照系统划分专业,可以引领中国临床影像学的发展潮流。

  学科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在第二十四届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期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与GE医疗一起启动了“中放名医在线”项目,为基层的影像科医生搭建与业内专家进行直接沟通的线上桥梁,帮助更多基层医院提高诊断水平。项目将持续培养读片与问诊人才,缩短各地区之间的放射学科水平差距,最终实现扫描、诊断的质量规范化与一体化,更好地解决临床碰到的疑难问题,为患者造福。   章苒 本版图片 TP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二维码
中风院前院内救治“提速”,欲与时间争锋!
肠癌早筛捕捉癌踪
“蔚蓝丝带”关爱癌痛
怎样的“读片”医生更符合诊断需求
新民晚报康健园A22怎样的“读片”医生更符合诊断需求 2017-11-06 2 2017年11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