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白对照生乐趣
顾 土
  ◆ 顾 土

  近百年来,我们的语言变化,基本是由文向白,而且越来越白,现在已经都是一堆大白话了。

  回想几十年前,书信往来、舞文弄墨,甚至与朋友对答,喜欢文绉绉的还大有人在,连我们这些中学生提笔写信,都比照着当时正盛行的鲁迅书信集里的用词,卖弄几句,以示自己腹笥不空。对方即便不懂,也偏向藏拙,或者赶紧去翻辞书。可是,这样的事情如果放在今天,结果就截然不同,回应不是一脸茫然,便是答非所问,或者干脆直愣愣地说一句:你讲啥呢?反倒是用词典雅的一方闹个大红脸,让周围的人觉得此人故弄玄虚。

  记得过去流行的电影里面都有那么几句文词。

  孙道临主演的1954年版《渡江侦察记》有一幕江边对话,敌方军官看见孙道临后,一脸狐疑。为了套近乎,孙道临上前问:你府上好像是?对方答:河南开封。孙道临马上接茬:我们还是老乡啊!对方当即来了热情:你老兄口音改多喽!

  如今与人对话,如果再说府上好像是,我听见过几种回答:你什么意思?什么府上?我住的哪是府上,也就一间破屋!

  现在问对方哪里人,大概都是:你啥地方的?你哪的人啊?你哪儿的?如果说出一句:你老家是?恐怕算是最客气的。

  王心刚主演的1960年版《红色娘子军》,陈强饰演的南霸天询问装扮成华侨富商的洪常青:怎么没看到宝眷呢?

  如今还有多少人明白宝眷一词的含义,我没调查过,但许多人连家眷都听不懂,却不时遇见。现在最流行而且也最明白的大概就是家属了,配偶、子女则普及在所有的表格里,当然,老婆、老公、媳妇、孩子,更直截了当,连爱人、妻子、先生、丈夫之类的,都已渐渐远去。

  令堂、令尊、令嫒、令郎、尊夫人、家父、家母,甚至家严、家慈,在40多年前还很流行,与人对话也无障碍,如今再说这样的语言,对方多半一头雾水,把家父当作对方的父亲,更是一种普及性的错误,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许多知名度很高的,都不例外。有人还错认为家父也具有套近乎的意思,好像称呼对方的爹为“咱爹”那样呢。

  现在的大众场合,我看最好还是用你爹、你妈、你爸爸、我妈、我老爸、你儿子、你女儿、你老婆、我媳妇,表达最为清楚,不然,不是闹笑话,就是不知所云。

  其实,汉语里面,最需要保留的是敬谦。待人敬、于己谦,是个优良传统,在我们的语言里原本也是特色。如果对话没大没小、无敬无谦,就显得十分粗糙,太没礼貌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上海人家/新民印象
   第A13版:上海人家/新民印象
   第A14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0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纪实
   第A22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家装专版
寻茶记
远 方
庞贝的法院广场遗址
闲逸一刻
无 题(476)
石锅鱼
文白对照生乐趣
新民晚报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A18文白对照生乐趣 2017-12-24 2 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