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古代建筑遗址用上微创手术技术
凌启渝
◀ 飞艇绕行后返回支架
  《自然》杂志发布的故事,大家可能都知道了:国际科学家团队历经2年的扫描、探测和数据分析,发现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胡夫大金字塔内部有个巨大的“空洞”。研究人员采用的是能深入穿透金字塔内部石块的Muons放射成像技术。不过,对这个“空洞”的确切结构,目前仍不清楚;至于其功能,更是众说纷纭。

  最近,一些法国研究人员和上述扫描团队联手开发了一个新的机器人探索平台,能探测不可到达的建筑物内部,同时尽量减少对古建筑可能造成的破坏。

  这个系统包括2个机器人,一个是管状的,另一个则是带可扩展气囊的飞行机器人。使用时先在人进不去的墙壁或门上钻个小孔,直径不到3.5厘米即可,让管状机器人进入孔中。一旦进到欲探索的空穴,机器人顶端的全方位相机就打开护罩,开始工作,在人不能到达的空间拍摄高分辨率照片,反馈给外面的探测团队,也就是先“打个样”。

  如果这个空穴看起来“有戏”,就会通过同一小孔送入第二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称得上是变形金刚,进入后会在送它进入的支架上充气膨胀,变身一个长80厘米的飞艇,由操作人员远程控制,在空穴中飞行。它借助携带的传感器获取测绘读数,为周围环境成像,拍摄照片、视频,并将信息资料实时传给探测团队。任务结束后,飞艇返回支架上自己的停泊地点,在那里放气、瘦身,再通过相同的小孔退出,以便将来重复使用。就这样,给本已脆弱的遗址做一个“微创”手术,机器人尽可能不加损害地完成考察任务。

  开发团队说,如果派地面行走的机器人进入,它可能会遇到许多障碍,诸如台阶、岩石或坠落的碎片。而远程控制的飞行探测器就免受这种阻档,它在空间移动的能力胜过轮式或履带机器人,还可以提供更多不同的视角。

  这个机器人微创探索项目,由来自法国INRIA研究所、法国科学研究中心,以及开罗大学、HIP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组团完成。由ScanPyramids启动的金字塔内部探索将是其第一个应用。至于能否平息关于胡夫大金字塔中空洞的诸多争论,我们还得等着瞧。

  项目负责人让·巴蒂斯特·莫莱特说,“什么时候向特定遗址释放这个机器人,目前还没有具体计划。不过无论如何,设计探索传统建筑所需的新技术,并加以开发和验证,现在的确正当其时。”凌启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上海人家/新民印象
   第A13版:上海人家/新民印象
   第A14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0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纪实
   第A22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家装专版
培育发光植物取代路灯台灯
情景式教育机器人亮相
“饿了就降解”的自毁材料
探索古代建筑遗址用上微创手术技术
新民晚报新智/星期天夜光杯A20探索古代建筑遗址用上微创手术技术 2017-12-24 2 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