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好青藏高原,云贵大山,其色之苍茫,其意之不绝,其势之接天,殊慊吾心,颇合我性。我首次访问云南,去的是建水。
是日,暮抵建水。我突然感到置身于古城。朋友介绍说,建水古称临安,以明清建筑为主。惊叹之余,我为中国有这么一座古城而感到欣喜不已。住着人的古宅是活生生的。古宅屋顶的瓦片上常常长着野草与小树,在空中摇曳,一派古意与天趣的交融。与古民宅相应的,是建水颇具传统的人文气息。
听建水的朋友吴女士说,2000年初,当地政府把主要街道的古建筑拆毁,建造了仿古商业街。此举引起建水百姓的愤慨与抗议,问题遂被“焦点访谈”曝光。我听后,为建水古城感到遗憾,为建水百姓感到高兴——这里的人们很有文化自觉。
十七年过去了,我又一次来到这里,自然要访建水最有名的古宅“听紫云”。“听紫云”精美无比,我已另文介绍,此处不赘。
走出“听紫云”左拐往临安街方向走,遇一老者并与之攀谈。他说,建水城的兴起是在明朝朱元璋派部队来滇南镇守后。建水有三多:庙多,桥多,井多。建水还有三大家:谢、朱、黄。朱就是朱家花园;黄就是听紫云客栈。这三家的门楼前都有两根柱子,从前,只有门前有两根大柱子的人家,才是大户人家。
关帝庙街过临安街直行就是翰林街。临安街是仿古街,翰林街更是被大片地拆除新建,令人叹惋。街道的两旁是各种小店,皆无可观。忽然,右边出现一个低矮的古宅门楼,雕刻精美,层次丰富,金、蓝、红、绿,色彩鲜艳。门楣上挂着一块牌匾,上书“朱家花园”。朱家花园在街道的下面,人须走下台阶,才能到达大门口。这应当是翰林街被改造时被抬高了,朱家花园只得屈居其下,朱家大门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恢宏之势。
再访朱家花园,给我印象强烈的是,门柱,门框,门楣,木坊,窗上,四壁,外墙,除了雕花外,还画着传统绘画,梅兰竹菊,珍禽异兽,山水人物,书写着各种书法,或篆,或隶,或行草,唐诗宋词,格言警句,四书五经,让人们仿佛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海洋之中。
过一走道,墙下一片瘦竹,有奇石长于其间,色泽幽润,有太湖石之气。我顿悟:建水的花园不就是江南的园林吗?参观路线的最后是朱家花园的历史图片展。朱家的兴衰起落,曲折复杂,无需我在此啰嗦,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上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