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不忘创新
6月17日,黄蒙拉将携手张松洁、孙萍、魏震、吴敏洁四位同窗好友,以“协奏的名义”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一场别致的小提琴协奏音乐会。演出中,他将与弦乐四重奏合作演绎小提琴协奏曲,曲目包括巴赫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巴赫E大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80后黄蒙拉坚称自己是古典乐的“保守派”,“我相信,凡是自成一体的艺术,不论是西方的古典乐还是中国的诗词歌赋,越是体系严谨成熟就越是完美,也越具有排他性。很多时候,一旦打破了这种完美,就会得不偿失。”
一贯“保守”的黄蒙拉,这次却将以“探索者”的姿态推出崭新形式的小提琴协奏音乐会,此举一反常态,让他有些抵触:“之所以敢于进行这样的创新,是因为我们只在表现形式上做文章,并不动其根本。”
而真正让这个坚持“墨守成规”才能领略古典乐真谛的“保守派”放心前行的,是去年在学校的一次试演。那次演出反响热烈,散场后,不少专业教琴的老师还来要谱子。“要知道,小提琴考试曲目都是协奏曲,可学琴的孩子并没有太多机会与乐团合作协奏曲,与四重奏合作的形式,无形中弥补了这一缺憾。”
坚持方能成才
如今,黄蒙拉已被视为上海80后的骄傲,可回忆小时候练琴的日子,黄蒙拉和99%的琴童一样,也有着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惨痛记忆。他还记得自己一边大哭一边拍着门嚷着要回家的画面,也记得反复运弓却拉来拉去拉不进心里的烦躁难耐。“你若现在问我练琴有什么乐趣?我的回答是,真没有。技巧练习都是枯燥无味的,但唯有掌握了这些技能,你才可能触摸到艺术的边界,才可能孕育兴趣。”当年,打磨黄蒙拉这块璞玉的正是恩师俞丽拿,她因材施教、恩威并重,硬是将黄蒙拉“逼”上了帕格尼尼金奖的领奖台。
老师究竟用了什么巧妙的法子?黄蒙拉说:“我这境界也看不透老师的用心,但我知道好老师能给你目标也给你路径,跟着她,就像打游戏,积攒到了一定的经验值、走到了那个点,就必然能够成功。”
成为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后,黄蒙拉渐渐感受到了当老师的不易。“我希望我能给学生帮助,让他们在积攒经验值的路上不轻易放弃。”在黄蒙拉看来,要成才,唯有坚持,唯有当你真正领略到小提琴的美妙并能运用自己技巧演奏时才会明白,所有的苦,都不会白吃。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