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新民健康/医技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疗耳鸣耳聋,听听专家怎么说
尹学兵 徐家英
  尹学兵  徐家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许多人都经历过耳鸣,而且大多不会把耳鸣当一回事。因为有时由于工作劳累、压力大、睡眠不好等导致的短暂耳鸣,随着休息及睡眠的改善,有些人的耳鸣会慢慢消失。但是,不是每个人每次出现耳鸣都会好。有时,耳鸣一旦出现,就会一直存在。因此,一旦您有耳鸣现象,最好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假如出现耳鸣不尽快就医,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耳聋。

  耳聋发病前大多会出现耳鸣

  专家指出,耳鸣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在耳鼻咽喉科门诊病例中,发病率可高达80%,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最常见的发病年龄为50~70岁。 

  相关研究发现,在突发性耳聋的病发前,大约有七成的患者会出现耳鸣的症状。通常,耳鸣早于耳聋几个小时出现,体现为嗡嗡声的耳鸣。有时耳鸣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持续一个月甚至更长。可能早于耳聋出现,或与耳聋同时发展,为高音性,常日夜烦扰。

  耳鸣可能是疾病的先兆症状 

  从临床上来说,耳鸣类型很多,绝大部分属于耳源性,如外耳、中耳、内耳、蜗神经、听觉中枢传导径路或皮层的损害均可引起耳鸣;少数则属非耳源性,如血液、内分泌、肾脏或血管等病变也可引起耳鸣。严重的耳鸣常影响休息、学习和工作,甚至会使患者感到非常苦恼或厌世等。 

  需要注意的是,耳鸣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耳鸣还可为某些严重病变的先兆症状,如单侧性耳鸣可能为内耳道或小脑脑桥角肿瘤的首发症状,而脑血管病变可先出现耳鸣的症状。因此,耳鸣对某些耳科和神经科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根据病因治疗耳鸣耳聋

  尚玉山副主任医师认为,治疗耳鸣耳聋,需要根据病因,有些耳鸣可经自我保健调理而消失,有些则需要药物、手术进行治疗。如能找到原发病变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便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这里需要提醒的是,耳鸣患者由于其他疾病就诊时,不要忘记告诉医生自己患有耳鸣,因为有些药物会使你已有的耳鸣症状加剧。

  耳鸣耳聋患者听听专家怎么说

  鉴于临床上经常可见耳鸣伴有或不伴有听力下降的患者,由于没有尽早治疗,造成慢性耳鸣,或听力不能恢复,因此,一旦出现耳鸣,就应该尽早到正规医院治疗,以免贻误治疗时机。为此,新民健康携手相关机构,邀请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为您面对面讲座、咨询答疑。耳鸣、耳聋、耳膜穿孔、中耳炎患者可以致电新民健康报名咨询热线:52921348,或发送短信“耳鸣耳聋+姓名+联系方式”至13636588970报名,凡报名成功的患者,都有机会获得专家面对面咨询机会。

  (报名截止时间:5月27日17:00时)

  特邀专家

  尚玉山

  耳鼻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耳鸣耳聋临床治疗与科研工作20余年,诊疗技术操作娴熟全面,理论知识扎实深厚,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内耳眩晕、鼓膜穿孔等耳鼻咽喉科常见、疑难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生态上海·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2版:汽车周刊
   第A2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4版:广告
特邀原九院名医、留美种植硕士面对面口腔义诊
治疗耳鸣耳聋,听听专家怎么说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健康/医技A21治疗耳鸣耳聋,听听专家怎么说 2018-05-23 2 2018年05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