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近年来容光焕发精神抖擞,数年未见的老朋友碰到他,阵阵惊呼:你气色咋这么好啊?!咋一点不见老啊?!吃了啥神丹妙药啦!
王先生哈哈一笑,我的神丹就是养脑练脑,妙药就是梦想成真!
今年78岁的王国杰先生,自幼酷爱文学,就读于上师大中文系时,曾梦想做一名记者,毕业后却做了教师。他从高校的副教授岗位上退休后,拾起旧梦。63岁时,取名“申涛”在新浪网开了博后,便开启了媒体之路。他以扎实的文字功底、独特的文风撰写出的十足老上海味的“石库门系列”,被《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为您服务”栏目主持人小窗纳入了“石库门故事真好听”,并成为了经典节目;他以“上海好白相”“上海老味道”系列广播的嘉宾组组长,完成了采、编、播“一条龙”流程。 6年来,这三大沪语节目已成功播出了200期;他又以一口地道的沪语在《弄堂里》《上海故事》《上海石库门》《精彩又一站》等电视节目中出任嘉宾。“申涛”已作为沪语节目的“招牌菜”吸粉无数,走在路上会被粉丝认出并合影。
近年来,他在上海老年协会、《东方讲坛》等发表不少学术论文。作为一个老上海人,他觉得有责任传承民俗文化:他作为《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宣讲师,在多处开设了传统文化讲座;他以《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的理事,代表中方赴韩出席中日韩筷箸文化学术研讨会;2017年夏天,他应邀去崇明开设《中西餐饮文化中的智慧》讲座,并进社区为上海小囡开设了沪语讲座。
谈到养生,王国杰先生最不屑的就是吃吃喝喝。“养生先要养脑,也就是文化养生。身体保养得再好,脑袋跟不上时代,即便长寿,也不过是多活几年的躯壳。作为一个老知识分子,为社会做点公益,体现自身的价值,得到的快乐远远胜于吃喝玩乐!”
作为文化使者,王先生忙得不亦乐乎,忙得快乐,忙得有价值。至今,他还保留着一个有趣的练脑方式,就是每年的高考作文题,他都会拿来自考一下。如今,他的文字已驰骋在各大报刊、电台、电视媒体的金光大道上,梦想不但成真,并且全面通畅,走得更加宽广,他怎能不容光焕发?
曾经与他心怀同样梦的老同学,因对生命的价值观不同,而成了花园里孵太阳聊天的某大爷、棋牌室里“砌墙”的某大娘。王国杰先生不忘初心,他的生命在奉献于社会同时又能圆梦的“文化养生”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