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舰不多 性能很高
此次参演的三国舰艇不算多,档次却非常高,可谓“卖力又上心”。
美国以“里根”号航母出阵,E-2D“先进鹰眼”预警机、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充当红方攻击部队,美国海军岸基航空兵的P-8A“海神”反潜巡逻机还要与日印同行对假想敌潜艇实施“持续围捕”。日本2015年入伙“马拉巴尔”演习后,每次都安排海上自卫队最先进的战舰参加。这回,直升机航母、苍龙级常规潜艇及P-1反潜巡逻机等刚服役的装备悉数到场。
尽管印度总理莫迪在日前举行的“香会”上强调推动地区合作,避免冲突对抗的重要性,但在具有“排他性”的“马拉巴尔”演习上,印度军方却特别热心。印度海军东部舰队的王牌隐形护卫舰“萨赫里亚”号、反潜护卫舰“卡莫尔塔”号和补给油船“沙克蒂”号联袂出击,其中“萨赫里亚”号是印军特意为航母护航准备的,有很强的防空、反潜、反舰能力。
澳洲不来 日本顶上
此次“马拉巴尔”演习把非传统安全课目“边缘化”,更突出反潜作战,以搜索攻击高性能常规潜艇为主。之前演习的反潜课目中,澳大利亚海军的科林斯级潜艇充当所谓“敌国水下麻烦制造者”。但今年,澳大利亚为了搞好和区域内大国的关系,促进外贸出口,放弃参加,于是“水下假想敌”只好由日本苍龙级潜艇担当。
苍龙级是日本最新一级常规潜艇。艇体外覆高性能消音瓦,将动力系统设在浮筏上,潜航噪音很低,加上不必反复上浮换气的斯特林AIP发动机,苍龙级能长时间潜伏,在潜艇对抗中具有较大优势。此外,苍龙级还可装载多枚水雷,利用能进行长时间低噪音水下航行的特性,在敌方港口或重要航线上实施攻势布雷。
之所以选苍龙级作为假想敌,是因为美国海军认定其性能特征与他们未来在西太平洋可能遇到的对手相近。美军希望通过“马拉巴尔”演习,演练在海底情况复杂的水域,搜索和攻击低噪音、长航时常规潜艇的战术,积累经验,给未来作战打基础。
能源航线 几多考量
观察历年“马拉巴尔”演习,都轮流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进行,而且演习水域都靠近国际能源航运生命线。
从中东输出的石油分东西两路,西路运往欧洲北美,东路运往亚太。油轮从阿拉伯半岛出发,向东首先通过印度洋。近年来,美国急不可待地向印度抛出橄榄枝,对印开放大批敏感军售,双方甚至签署后勤支援协定。而印度希望获得更多国际话语权及经济、军事利益。事实上,“马拉巴尔”军演既密切了两国安全合作关系,也便利美国进一步推进所谓“印太战略”,对世界能源航线的“整体掌控能力”大幅加强。
而油轮过了马六甲海峡进入太平洋后有两个选择:一是从南海穿行北上,二是绕过印尼巽他、龙目等海峡,走中太平洋,通过关岛附近海域,再行北上。日本对相关航线的安全特别在意,因此不遗余力想利用“马拉巴尔”演习密切美日关系,形成“分段互保”局面。更微妙的是,与印度要考虑在大国间保持平衡不同,日本在安全上更靠拢美国,因此每次演习都用上全力。这一回,日本海自潜艇扮演假想敌和美军直接“对抗”,标志着日本在“马拉巴尔”演习中的地位已超过印度,成为能与美军共同制订演习计划、控制演习科目设置和流程的主要角色。
专家分析,“马拉巴尔”演习从最初以海上救援等非敏感性内容为主,转变为以反潜、护航等偏军事对抗性为主,未来很可能进一步发展到海上拦截等进攻性作战演习。实际上,美国通过演习将能源航线上重要的两个国家印度和日本发展成“肩并肩伙伴”,使美国海军从控制马六甲海峡、关岛等几个点,变为能对整条航线实施全面控制,不但要保证这条航线上的己方船舶安全,更能在必要时“拒绝”别国使用该航线,从而占据绝对战略优势。
记者 吴健 特约撰稿人 朱京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