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综合新闻·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6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潘泾河旁
农田成了大型废旧家电拆解场
◀ 现场堆积着大量零部件和杂物 见习记者 王凯 摄
  接线员:宝山区环保局局长 石纯

  反映人:市民顾先生

  反映情况:多年来,罗店镇王家村田堵47号内农田被人租用,开了一个旧家电拆解堆场。粉碎旧塑料、喷漆再加工,俨然成了一个露天工厂。作业时,气味刺鼻、环境脏乱,希望环保部门能够查处。

  污染农田

  接到市民反映,记者立即前往现场调查。沿着积福东路一路向南步行,原本两侧还是翠绿的农田,突然“画风一转”,传来阵阵废弃塑料的刺鼻气味。放眼望去,场地内堆积着不计其数的废旧家电零部件:电冰箱、空调、微波炉、烤箱、显示器,甚至还有破碎的车辆的大灯玻璃等等。这些零部件被人规整在几处堆放,有的甚至堆成了一个个高近10米的“小山头”。

  记者观察到,地面上随意堆砌着扳手、冲击钻、螺丝刀等拆解工具,旁边放着一张张小板凳。正坐着拆解零部件的工人们一看到有陌生人进入,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活。

  堆场西侧是供工人住宿的砖房。再往西便是潘泾河。记者看到,河面上漂浮着油污带,工人们的生活污水并未纳管处理,直接排入河道。

  王家村一位村民坦言,这里约3000平方米农田多年前被出租给外来人员经营家电拆解生意,“每天,一卡车一卡车的废弃原料被运进来,十多名工人就地拆解,噪声震天、异味浓烈,让人实在是吃不消。”

  欲盖弥彰

  “我们已经在搬了,最近就要清空场地了,不做生意了!”场地负责人闻声后随即现身。“那为什么工人们还在工作?”面对执法人员和记者的询问,他始终辩称,拆解厂已“歇业”。可讽刺的是,一辆大型装运卡车正巧驶过门口,车上拉满废旧家电。该负责人见状,赶紧跑出场地,对着车辆连连摆手,示意开走。

  事实面前,该负责人才承认,他雇佣了十多名工人,每天从早到晚拆卸废旧家电。“我们把里面的铜丝、贵金属挑出来,再集中起来卖掉,赚点辛苦钱。”

  执法人员随即对该负责人做了笔录,并开具了约谈告知书,限其在下周一之前彻底清空场地,并主动前往环保部门,汇报情况。“如果当事人未履行承诺,依旧拒不整改,那我们将实施严厉的处罚措施。”

  宝山区环境监察支队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现有法律法规来看,家用废旧家电尚未纳入危险废物的范畴。不过,面积如此之大的堆场确实比较罕见,拆解、堆积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异味等无序排放,也给周边环境带来恶劣的影响。

  3日清场

  宝山区罗店镇王家村村委会两名相关负责人闻讯后也赶到现场。他们承认,这家废旧家电拆解堆场已存在多年,目前,村里正集中整治。“我们已经给相关负责人员下了‘最后通牒’,3天内必须全部搬空。随后,我们会安排人员对土地实施复垦,恢复农用。”

  环保部门也表示,将以严厉的行政处罚作为支撑,欢迎公众和媒体监督落实。

  本报记者 徐驰

  明日热线预告

  9:30-10:30   静安区环境保护局局长 梁玉成

  13:30-15:30  嘉定环境保护局副调研员 宋林生

  互动平台

  市民服务热线:12345

  手机客户端“12345”

  手机客户端“新民App”

  值守电话:962555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农田成了大型废旧家电拆解场
上海一周内劝返两名外逃人员
广告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广告A09农田成了大型废旧家电拆解场 2018-06-06 2 2018年06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