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项新研究旨在发掘公共场所普遍存在的一种信号的新功能,这种信号就是WiFi。由新不伦瑞克罗格斯大学、印第安那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和宾厄姆顿大学的科学家组成了研究团队,开发用WiFi信号筛选包袋中危险物品和化学品的方法。
目前,检测手提袋和背包中的可疑物件,可能需要专用和昂贵的设备,包括监视摄像机、X射线机、超宽带扫描仪等等。有时候包袋的检查还是人工完成的,非但要求有员工在场,还可能被指侵犯受检者的隐私。
而WiFi是让电子设备连接到无线局域网的常用技术,已在许多公共场所广泛使用,通常工作在射频频段。WiFi对制成包袋的纤维或塑料的反应,与它对金属或盛液体容器(这些都可能构成危险)反应有很大的不同。它甚至能帮助估计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包括水、酸、醇和可能用于爆炸物的其他化学物质。
研究团队希望探索借助WiFi简化对武器、爆炸物和危险化学品检测的可能性。他们搭建了一个试验环境,包括2或3个天线,有的发射,有的接收WiFi信号。现场有15个物件,包括卷筒纸、塑料块、瓶装乙酯、瓶装酸,还有手提电脑,放置在6种类型的包袋,包括纸盒、加厚盒、大提袋、双肩背、手提包和双层塑料袋中,通过搭建的系统进行扫描。
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该技术查出液体的检出比例为95%,对金属为98%,而对危险品的检出率更达到99%。而针对平时使用状态的背包(如装有较多其他物品),准确率也能超过95%;甚至对刻意包裹起来的物件,准确率还能达到90%。
采用这种方法,仍然要求人们通过安全检查点,也需要相关人员监视扫描,但团队表示使用WiFi的成本低,本身容易部署,也容易集成到现有的网络中。
研究合著者、斯蒂文斯理工学院副教授陈莹莹说:“这可能对保护公众免受危险产生巨大影响。在一些大型公共领域,配备像机场安检那样的昂贵基础设施可能有困难。我们希望能提供另一种选择。”
团队计划未来要优化自己的系统,毕竟眼下虽能识别到一定程度,但并不能探知通关物体的形状,不能准确估计通关液体的体积,而这两点对准确识别危险品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的研究发表在IEEE通信与网络安全会议上。凌启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