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老中青艺术家集结 讲油画里的中国故事~~~
老中青艺术家集结 讲油画里的中国故事~~~
老中青艺术家集结 讲油画里的中国故事~~~
老中青艺术家集结 讲油画里的中国故事~~~
老中青艺术家集结 讲油画里的中国故事~~~
     
2018年08月2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中青艺术家集结 讲油画里的中国故事
唤醒对“油画语言本身”的关切
徐翌晟
■ 《穿蓝裙子的女士》
  今天起在中华艺术宫开幕的“语言之在——第四届中国油画双年展 (2018)”,由詹建俊、靳尚谊、全山石、钟涵、邵大箴担任策展人,他们都是中国现代油画界中响当当的代表人物。此中“代表”的涵义,不仅仅指绘画技术与方式,更是一个时代的代表。

  这些年逾八旬的老先生是改革开放40年艺术创作的推动者、实践者、见证者。他们的身上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一起“出马”选择参展画家,筛选参展作品,意在唤起中国油画界对于油画语言本身的关切,而非附加于油画之外的其他因素。在越来越多的画家都习惯于对着照片画画而非捕捉真实生活的当下,这样的展览更是对艺术的质感与温度的考量。

  本次参展艺术家包括靳尚谊、全山石、妥木斯、俞晓夫、邱瑞敏、杨飞云、庞茂琨、周长江等32位老中青油画家的32幅新近力作,也是由中国油画协会主办的中国油画双年展首次离开中国美术馆,到上海举办。

  32幅作品中,无论老中青画家,创作技巧各异,他们大部分都选择了肖像创作,描绘了时代变化中不同阶层的中国人。

  靳尚谊等这一代画家,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最初学油画时,他们都是从自己揣摩有限的西方画册开始的。那时,靳尚谊一直觉得自己画得还不错,但当他学习了近30年之后到国外第一次看到西方油画的原作时,才发现“我的水平不行,造型和色彩有问题”。靳尚谊此次展出的是《穿蓝裙子的女士》,刻画的是一位有着日常装束、侧坐着的女士形象,轮廓线清晰,又有着现代主义平涂的技法,与他此前的古典主义的油画肖像人物不同,执行策展人之一殷双喜认为更接近东方意蕴。

  把西方油画逐步变成中国的油画,这是中国油画家的共同意愿。然而文化不是“1+1=2”,而应该是融会贯通的。出生于1930年的全山石的作品大部分是不同民族的人物半身像,他说:“把西方学到的东西和中国的文化通过我们的心、我们的知识和领悟融合在一起所出来的东西才是我们真正的中国的油画。中国的题材、中国的元素、中国民族的精神以及个人的特点构成了中国的油画。做到本体语言不变,这才是中国的油画。”

  如何使当今中国油画的发展能和时代的发展相结合,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也正是这一群年届八旬的老先生们此番“集结”做这次展览的初衷。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雅加达之光
   第A10版:雅加达之光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纪实
   第A22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4版:品质生活/星期天夜光杯
扫一扫
唤醒对“油画语言本身”的关切
风雨“歇脚”魔都 户外倾听《魔笛》
导读
《茉莉花》旋律助力交响乐普及
新民晚报文体汇A07唤醒对“油画语言本身”的关切 2018-08-26 2 2018年08月2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