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健康养生/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伸向孩子的暴力说“不”
竺映波
  近日,一段亲生父母涉嫌虐童的视频在网上流传。中国有句古话叫“虎毒不食子”,但是儿童受虐现象却时常见诸报端。为什么家长虐童事件屡屡发生?

  首先,除了家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认为小孩没有还手之力,所以能够肆意妄为地发泄自己的情绪以外,更是因为家长往往对自己的监护人位置产生一种权力感,认为孩子赖以生存的一切都是自己给予的,没有自己孩子无法生存,这为他们肆意虐待孩子提供了心理基础。

  其次,当儿童在身体和认知功能的发育并没有完全的时候,会认为家长是权威的,自己受到惩罚是自己的问题,不敢反抗或逆来顺受,这就更促成了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更加肆无忌惮。

  在传统观念下,家长往往会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私人财产,打骂孩子是自己的事,并不涉及社会问题。当在生活中有委屈或者压力时,他们会把弱小的孩子当作发泄压力的出口,即“踢猫效应”——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注:踢猫效应Kick Cat Effect——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有些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需要“管教”,棍棒之下出孝子,小时候忘性大,打几下无碍。其实,儿童在遭受虐待以后,可能出现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不佳,这种情况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成年期,对他们的成年生活影响巨大。尤其在心理方面,一项长期研究显示,在儿童时期遭受虐待的人群中,多达80%的成年人在21岁时满足了至少一项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这些年轻人表现出包括抑郁,焦虑,进食障碍和自杀等多种问题。

  长期遭受虐待产生的压力可能导致焦虑,并使受害者更容易受到诸如创伤后应激障碍,行为障碍,学习、注意力和记忆困难等问题的影响。

  经历过儿童期虐待和忽视的青少年,比接受精神疾病治疗的其他青少年,需要接受更多的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和其他心理问题的药物。

  一旦周围的竞争压力增加,周围人的要求提高,他们可能随时会处在一种担心中,怕自己表现不够良好而受到惩罚,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精神问题。

  每一次这类事件的发生,我们都应该更警醒。对于伸向孩子的暴力,我们说“不”!竺映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2018年终盘点特别报道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郊野大地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跑友做好运动防护远离“跑步膝”
坚持盆底肌锻炼维护女性健康
对伸向孩子的暴力说“不”
不吸烟仍被肺癌“找上门”
本报信息
新民晚报健康养生/康健园A24对伸向孩子的暴力说“不” 2018-12-31 2 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