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近日表示,由于印度未能确保在多个行业向美国提供公平、合理的市场准入条件,美国政府将终止该国的普惠制待遇。这是特朗普自2017年上任以来对印度采取的最严厉惩罚措施。
印度是美国搞“印太战略“”的盟友,美国突然向印度抡起贸易大棒,其中的缘由的确耐人寻味。印度下月将举行大选,美印关系未来的走向如何,我们请专家为您解读。 ——编者
1 “美国优先”不再网开一面 特朗普“秀”给国内选民看
问:美国为何突然终止印度普惠制关税地位?
答: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在盟国中不断招致反弹,但对印度似乎一直“网开一面”。2017年8月,特朗普宣布新的阿富汗和南亚战略,大力打压巴基斯坦,称要与印度加强合作,这个宣示似乎给新德里带来了对两国关系的乐观预期,以至于当特朗普执意启动对向美国出口钢铝产品的国家征收额外关税时,印度因觉得也受到一定损害而发起报复,美国确实没有吱声。这给了印度很大的信心,似乎特朗普非常重视印度的新“盟友”地位。不过这种“重视”因为美国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终止了印度一直享有的普惠制关税地位而宣告结束。
美国此次对印度“翻脸”虽然比较突然,但掀起的风浪其实并不太大。据统计,美国虽为印度的头号贸易伙伴,但由于印度对外贸易总量较小,因此美印目前年贸易量仅1300亿美元左右,其中印度的顺差约200亿美元,在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表上,印度的地位不算非常突出。此次取消关税优惠待遇的印度输美产品在印度对美700多亿美元出口中仅仅占大约一成,因此印度最初的反应比较平静,甚至都没有提及报复。尽管如此,美国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这次对印度突然下杀手,主要还是出于美国国内政治需要。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口号体现的方式可谓花样百出,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美国要有好处,在贸易上,这个好处一度被表达为要减少巨额贸易赤字。但根据美国政府的最新统计,2018年美国贸易赤字创10年来的新高,达到创纪录的6280亿美元,这对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口号显然有点打脸。这也证实了众多经济学家一直以来的一个观点,美国的贸易赤字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结果,美国本身将大量产业转移,且在不同阶段通过种种金融方式使美元基本保持着世界贸易中的强势地位,导致美国贸易赤字始终处于高位。这和特朗普指责他国对美贸易不公平没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不过这个理论说服不了这位总统,面对巨额贸易赤字,他总要再做点什么,印度就被放在“砧板”上了。不过美国并不打算与印度闹翻,因此,取消普惠制关税待遇似乎政治象征意义更大一些,且是做给美国人看的。
2 莫迪打出“印度优先”牌 平衡政策要“左右逢源”
问:美国如何看待印度的外交平衡政策
答: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印度一时看不清“美国优先”对印度到底意味着什么,但特朗普宣布新南亚战略后,印度似乎觉得在美国的“战略雷达”上,印度的地位突出起来,加上特朗普的“印太战略”也将印度视为美国亚洲战略的重要一环,因此印度面临一个看上去非常关键的战略选择:是否要上美国的战船?这个问题对印度的考验很大,因为印度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最有利的国际环境,构成这种环境的必要条件之一便是印度屡试不爽的平衡政策,即印度希望“左右逢源”,而不是把赌注下在一边。
2018年6月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安全对话会议为印度提供了一个亮出战略选择的机会。莫迪总理发表的主旨演讲声称,印度虽认同美国把太平洋和印度洋视为同一战略范畴的观点,但不赞成在这个地区构筑战略对抗性的机制,印度也无意参与任何可能加剧对抗的行动。这个观点可视为印度将继续奉行平衡政策的最重要论述,因为谁都明白美国的战略是有的放矢的,印度却还是要按照自己的套路来,例如美国一再鼓励印度购买“萨德”反导系统,但印度根据自身需要,仍决定部署来自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这些当然令华盛顿很不爽,认为印度成不了美国的紧密战略伙伴这种论调,在美国学者中绝非少数。
这种局面其实并不特别令人意外,简单地说,也可称之为莫迪的“印度优先”政策,印度长期来奉行的独立外交政策似乎没有理由非要在特朗普的压力下全面退却,相反印度关心的是如何充分利用一切对其有利的条件。此次美国取消对印关税优惠,有看法认为部分出于美国报复印度购买俄罗斯反导系统,尽管这种解读缺乏实证根据,且美印间的军火买卖实际也进行得热火朝天,但美印间的小动作确实也不是空穴来风。
3 人民党选情接连现危局 莫迪对美不敢掉以轻心
问:印度即将举行大选,美国的最新举措是否会影响选情?
答:根据印度选举委员会公布的选举安排,印度本轮议会大选将在4月11日至5月23日分7个阶段在全国各地举行。莫迪领导的人民党政府执政5年,本来信心满满,连任的目标早已确定,不过这只是莫迪的一厢情愿。
影响选举的因素错综复杂,莫迪2014年曾经许下的经济快速发展承诺是否兑现会否成为选举焦点,这要看选民的关注热点究竟是什么。况且莫迪虽声称在他当政的5年内,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名列世界前茅,但他恐怕也难以回答为何经济发展数字好看,就业指数却非常糟糕的问题。更不用说,民众对经济福利的实际感受远远达不到人民党吹嘘的那么好,所以在各地方先行举行的邦政府选举中,人民党选情接连出现危局,使得今天即使最乐观的人民党分析师也不敢夸下稳胜的海口。
美国这个时刻落下“大锤”,自然会在印度引起反响。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何印度政府起初对美国的无理措施轻描淡写,但很快又改弦易辙。印度表示将采取完全对等的措施,对美国输印产品增加关税。这种报复措施并不新鲜,只是联系印度当前的政治现实,意义就不同了。
在印度政治中,美国通常是一个令人怀疑的超级大国,其用心往往可诛。莫迪就任以后,延续了前任国大党政府开拓的印美和解之路,大力推进与美国的战略协调。在这个意义上,莫迪在国内政治中虽有民粹主义的标签,但在外交上却被认为是美国中意的领导人。但特朗普在当政的两年多时间里,始终没有实现对印度的正式访问,这对莫迪连任不是有利因素。现在美国又在贸易上收紧了绳索,莫迪恐怕更要仔细掂量一番了。
印度著名的社会正义党领袖玛加瓦蒂一向以贱民代表自居,称莫迪是有钱人和资本家的代理人,跟特朗普是“一路货”。美国可能不那么关心印度选举,但印度民众却十分关心他们的领导人如何对待美国,自然也会影响美印关系的今后走向。
4 美印关系“基本盘”稳定 利益有摩擦不会“脱轨”
问:美印关系未来的走向如何?
答:美印走向全面和解大致始于本世纪初,当时也是人民党当政,美国一夜之间突然发现了印度的“战略价值”,随后小布什总统决定为印度打开民用核能合作的大门,这为后来的美印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过去将近20年的风风雨雨,在有些关键时刻也对美印关系未来提出过挑战,但总体上两国出于利益需要,已经打造出了比较稳定的“基本盘”,不大会因为一些突发的事件而逆转。
尽管如此,由于美国印度两国利益依然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例如美国同意和印度分享情报和通信枢纽,因此万难理解印度为何仍然坚持要买俄罗斯的S-400防空反导系统。又如美国同意印度可继续购买伊朗石油,所谓“放印度一马”,因而也不易理解为何印度对美国收取些许印度钢铝产品关税也要对等报复。至于印度在重大战略性问题上不愿轻易“站队”美国更是在华盛顿引起种种疑虑。
然而,利益不同并不等于利益冲突,在这方面美印实际上都非常注意,使两国关系不要“脱轨”,同时在双方利益趋同之处,两国也在不断用力。例如美国对外销售军火一向不转让技术,但在印度的强烈要求下,美国同意可以将F-21战机生产线放在印度,其中恐怕也包含了部分技术转让,满足了印度的要求,美印防务合作也采取了俄印的苏-30战机模式。从这个案例中似乎可以看出美印关系的大方向。所以,此次美国突然取消对印度普惠制关税,也不忘拉上土耳其,以便让印度看清美国的真实意图,即美国此举用意不在打击印度,而是释放一些信号,使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策略更让人信服。但“美国优先”的背后是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冲动,在维护美国利益的同时恐怕也极易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印度要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又谈何容易,这一点以新德里的智慧肯定也会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