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孩子学好中文而辞职
陈燕出国前,毕业于旅游专业,又在上海国旅做过导游。这本来就是一份让人开阔眼界的职业,工作3年后,她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就果断辞职,于1992年11月赴日本大阪留学,进入关西学院大学攻读日本文学专业。4年后,她毕业了,进一家日本大企业的大阪支社工作。不久,她又认识了来自山东的丈夫,两人结婚后很快有了孩子。
原本,陈燕和从事IT职业的丈夫公司都在大阪。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觉得中国人的孩子应该有学习中文的机会和环境,而在关西地区,位于神户、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华同文学校”是最好的选择。可如果继续生活在大阪,让孩子每天在两地往返显然不现实,自己也不放心。于是,就在孩子刚满4岁的2001年,夫妻俩在离神户中华同文学校不远的地方买了一处公寓。之后,孩子顺利进入神户中华同文学校就读。但陈燕每天从家里到公司,要往返3个小时,非常辛苦。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陈燕又辞职了,成了全职妈妈。
开班后发现“学日语”才是刚需
可辞职后,陈燕闲不住,总觉得还是要做点什么。接受过日本文学教育的她,考虑面向日本孩子开一个中文教室,就在2013年成立了这家“中山手放课后児童クラブ”,第一年招收了七八个学生,第二年招收的学生数量就达到了五六十人。但真正运作起来后,她才发现原来的设想并不现实,在以中文教育为优势的百年名校——神户中华同文学校旁边教中文,这个思路是行不通的。恰恰相反,这些年由于工作需要或种种原因,不少中国人来到日本工作和生活,成为了新一代的在日华人华侨。他们的孩子来到日本后一般也到了读小学的年龄,但由于之前没有接受过日语教育,这些家长当中很多人也不会日语,他们的孩子在进入日本的公立小学后,日语就难以跟上,直接影响到日后的高中升学。所以学生更迫切的需求其实是学习日语。
陈燕还发现,不少中国孩子到日本读小学后,读个两三年或一两年后就要升中学。由于这些孩子本来是学汉语的,如果只是由日本老师来教的话,有时候很简单的一个字,日本老师要费很大劲才能讲明白,而换成中国老师用母语来教,他们很快就能明白过来,进入学习状态。为此,陈燕不仅引进了有实力的日本老师,也同时引进了在中国有教学经验、熟练掌握中文日文的优秀老师,开始双语教育。很多学生就这样既学会了日语,又不落下其他科目的学习,最后升入了理想的公立中学。
助力华人孩子在日本考国际学校
陈燕还发现,日语基础薄弱的中国孩子如果进入日本一般的公立初中,3年后可能很难考上理想的公立高中或私立高中,而且去私立高中的话,学费负担又很大。她注意到当地有一所国际初中学校,原本的招生对象就是那些随同派驻国外的父母回到日本的日本学生,同时包括来自欧美国家的学生,日语基础本身都不是很好,学校会根据孩子自身的水平进行分班补习日语。同时,孩子们在国际学校里还能学好英语,这对于中层家庭来说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
在陈燕的推荐下,连续4年,共有13个华人华侨的孩子报考了这所国际初中学校,结果全部通过考试顺利升学,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帮助在日新华人华侨子弟补习日语,以便将来进入公立高中,或者协助他们报考国际初中学校,陈燕所开办的补习班,真的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很多人的“刚需”!
丛中笑 文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