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可以登录日本各个城市的官方网站查阅“垃圾排放规则”,熟悉当地对“垃圾分类”的要求。大阪市政府的官方网站就分别用日语、英语、汉语、韩语列出了“垃圾排放规则”(见图)。
第二, 生活垃圾的分类基本相同,各地收取垃圾的时间则不尽相同。日本通常将生活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及资源垃圾(包括罐头、空瓶、一定规格的金属制生活用品、有循环利用标志的塑料瓶)这三大类。居民根据所在地政府的规定,在每周固定的时间用标准的垃圾袋摆放在固定的地点。例如,东京都港区是每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大阪府南部的岸和田市,则是每周一、四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三上午收资源垃圾,周五上午收不可燃垃圾。
第三, 对独居老年人和仅有老年人构成的家庭、住有残疾人的家庭免费上门回收垃圾。有的城市规定,对于独居生活的老年人(65周岁以上人士)及仅有老年人构成的家庭、住有残疾人的家庭,如果无法将垃圾带至投放点,环卫人员将免费开展上门回收垃圾服务。
第四, 不遵守“垃圾分类”规则乱扔垃圾,环卫人员就不会回收这些垃圾,还会贴上教育标识。日本政府规定:如果公民在一般垃圾中夹杂资源垃圾、容器包装塑料、废纸、衣服类等分类回收物品,环卫人员会“粘贴教育标识,不予回收并保留原状”,来促使他们遵守分类排放规则。保留原状的垃圾,只能由丢垃圾的居民本人回收后重新正确分类,并在一般垃圾、资源垃圾、容器包装塑料、废纸及衣服类的对应回收日重新排放。
第五, 公共场所垃圾箱很少,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垃圾带回家再处理。在日本,除了自动售货机旁边设有专门回收饲料瓶(罐)的专用垃圾箱外,很少有回收其他垃圾的垃圾箱,这种方式促使大家尽量把垃圾装在塑料袋带回家处理,保障了街道整洁。
第六, 大件垃圾,是需要支付费用才能回收的。对最大边长或直径超过30厘米的物品,或超过1米的棍状物品,以及搬家和大扫除等活动时产生的突发性大量垃圾,予以收费回收。
蒙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