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3月3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典型科研人”左文文:做科普要有情怀
郜阳
  今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天文学实践站已经步入第四个学年了。作为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的一分子,上海天文台的一线科研人员带领学生接触前沿的天文学研究、感悟天文之美。

  天体物理博士、上海天文台副研究员左文文在其中担任了“双重角色”:她既是学生的辅导员、又是他们的指导老师。这是左文文加入上海天文台时的梦想——“做科学传播的第一发球员”,把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大家,同时让青少年了解科研究竟如何开展。

  她曾策划过“恒星之旅”和“星系之旅”两场科艺展览,参观人数过万。“首次策展时,从脚本的编写、漫画人物的绘制都是一肩挑,效果并不如意。后来还是在一位做游戏动漫朋友的义务帮助下才完成了展览。”左文文回忆说。第一次的磕磕绊绊让她明白,时间得用在刀刃上。第二场展览,她请专业团队介入,自己负责科学内容的把关,效率和效果都有了明显提升。

  她发现孩子们喜欢在动手探究中学习,于是参考国际上物理类STEM课程,以银河系为主题,设计开发了一套“银河系之how and why”课程。课程配备了课件、实验包,中小学的科技老师很容易上手。“比如需要让大家了解银河系有多少颗恒星,我们会让学生们通过数大米、再称重计算的方式来理解。事实上和科学家采用的原理是相通的。”左文文告诉记者。

  “做科普还是要有情怀的。”左文文称自己是“非典型科研人”。早上7时到10时,在安静的环境下做科研最高效;10时以后到午餐前,适合处理事务性的工作,写写科普作品……如今的她已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牺牲肯定有的,科研相对进展会慢一点,但有失也有得,科普会‘逼’着我不断学习,每次看到自己的科普作品受欢迎也很有成就感。”

  见习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希腊
   第A24版:日本/新民海外
科研高手乐做科普 击破流言种下科创种子
中科院 上海光机所:打响光学科普品牌
彩虹鱼:科学家带大家向深海“进发”
90后 医学博士:紧握手术刀,不放笔杆子
“非典型科研人”左文文:做科普要有情怀
新民晚报新视界A05“非典型科研人”左文文:做科普要有情怀 2019-03-31 2 2019年03月3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