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指出,在不确定的国际环境背景之下,这份内容具体的联合声明明确了中欧关系的发展路径和方向,显示了双方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诚意。
主动发挥正面作用
正当中美贸易谈判进入关键阶段,原本被“搁置”的欧美贸易问题逐渐显露。8日美国政府威胁对欧盟一系列产品征收关税,以报复后者违规补贴飞机制造商欧洲空中客车公司。而中欧联合声明正出现在这样复杂、不确定的国际背景之下。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龙静强调,中欧这份声明先声夺人表明了双方在维护贸易体系、坚持贸易准则方面的积极态度。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和华为5G等问题,有些人对中欧关系的发展走势有些摸不透、看不清,但事实上双方一直在努力沟通,试图拨开迷雾,为中欧关系的未来明确指明发展路径和方向。从习近平主席的新年首访到李克强总理的此次访问,可以看出中国对与欧盟关系的重视。而这份声明正是对中欧这段时期的努力成果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向世界发出了强有力的信号:在不确定的国际背景之下,中欧将继续强化彼此之间的关系。
举措对接国内改革
“这是一份内容十分具体的声明。”龙静注意到,无论是对中欧之间长期存在的有关贸易摩擦、市场开放的分歧,还是对5G发展等新问题,中欧都提出了务实的解决举措。
针对在投资贸易等领域可能影响中欧关系的摩擦和分歧,联合声明给出如何进一步谈判等具体举措,释放了积极信号。“可以看出,中国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中欧经贸投资关系对接起来。”龙静表示,声明表达了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经济进一步改革的信号,以及双方和平协商、追求共赢从而解决问题的立场。声明还对5G等新鲜事物未来发展的态度给出明确答复,确定“5G将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
“16+1”峰会值得期待
结束中欧领导人峰会后,李克强总理还将赴克罗地亚参加“16+1”峰会。龙静指出,先欧盟、后中东欧的行程安排传递了中国将“16+1”次区域合作置于中欧合作大框架之下的信号。7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让欧洲大国对这一合作框架的疑虑不攻自破,也迫使欧盟更加客观公正看待“16+1”合作。龙静指出,对此中欧联合声明也给出了明确的表述,“双方将继续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泛欧交通运输网络对接。”
对于接下来的“16+1”峰会,龙静透露,尽管峰会比往年提前半年召开,但预期将收获丰富成果,值得期待。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