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党相争之激烈及意义从不同选民的立场可见一斑。内塔尼亚胡的支持者称,“以色列强敌环伺,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这么多年来,只有内塔尼亚胡做到了这一点。”而甘茨的支持者则称,“我对现任政府已经感到厌烦,如果蓝白党赢得选举,将在巴以问题上持更为平衡的立场,能更好地改善国际关系。”
以色列议会实行一院制,由普选产生120名议员,获得半数议席以上的政党可单独组阁。因此,上述两党均无缘单独组阁,必须从参选的其他38个中小党派里选择盟友联合执政。由于以色列国内右翼氛围浓厚,再加上内塔尼亚胡长期执政的政治经验与人脉,多数主要舆论倾向以右翼政党自居的利库德集团最终胜出,但现在下定论尚早。毕竟,目前结果与内塔尼亚胡在选前信誓旦旦称将拿下40席的目标有不小差距。
由于伊朗核问题变数陡增,阿以摩擦继续升级,中东地区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所以此次以色列大选备受关注。
以内塔尼亚胡为首的利库德集团是以色列右翼集团的集合,在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等问题上的强硬立场虽在国际上屡遭批评,却在国内拥有大批支持者。国内安全问题是内塔尼亚胡角逐政坛的常用牌,但此次这张牌并不如以往那么好用。因为甘茨曾任国防军总参谋长,军事经验丰富,并不害怕这张“安全牌”。
作为利库德集团的对手,甘茨把自己视为左中右势力的结合,党名“蓝白党”也是取自以色列国旗的两种颜色。甘茨在选前誓言,将打造一个能给以色列带去“安全与清廉”的政府,直指内塔尼亚胡的痛处。
今年2月,内塔尼亚胡遭到贪腐指控,这是以色列历史上首次有现任总理遭指控。为了再度连任,内塔尼亚胡除了坚持以民族主义和国内安全议题刺激选民外,还请来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帮忙。
特朗普上台执政后,毫不掩饰对以色列的偏袒。先是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上月又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作为以色列立足中东最重要的外部支持力量,美国在领土问题上的支持是以色列最渴望的, 不过,使力过头反而会有反效果。
内塔尼亚胡在选前表示,如果赢得选举,将把以方在约旦河西岸建立的定居点划为以色列领土。约旦河西岸定居点是重新启动巴以安全对话的关键之一。由于该问题极其敏感,连特朗普政府也拒绝回应。
4月8日,就在以色列大选投票日前一天,特朗普再次为内塔尼亚胡献上“神助攻”,宣布正式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定性为恐怖组织。特朗普之举无疑在给内塔尼亚胡拉票,但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右翼人士可能会犹豫是否与特朗普这样一个强势但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导人组成联盟。
不过,即便是主张与“有和平意愿”的阿拉伯国家接触的蓝白党,也拒绝就领土问题让步。正如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资深顾问纳比尔·沙阿斯所说,以色列主要政党的区别已不像过去几十年那么明显。“过去,选举是有意义的,但现在呢?右派、更右派、极右派,以及比极右派更右……在以色列,已经没有左派了。” 本报记者 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