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砚海虎啸
临 江
  ◆ 临 江

  古往今来,但凡名人,往往是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而后若有缘方能相识相知。结识著名书法家王良虎先生便是如此。在部队战友的引荐下,前不久慕名走访了位于淮海西路55号申通信息广场写字楼的“王良虎工作室”,近距离造访了这位古稀之年的书法家及其作品。

  军人出身的王良虎身板挺直,黑黑的眉毛,清癯白皙的脸上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眼镜后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掺杂着皖籍乡音的普通话,说起来慢条斯理且滔滔不绝。站在面前的这位著名书法家既留有军人的硬朗气质,也难掩文人墨客的彬彬有礼及丰富内涵。面积不大的两间工作室,从书桌、书柜到墙面,到处是书法作品。尤其是挂在墙上那帧与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亲切握手交谈的照片,以及他手握如椽之笔书写大字的具有三维立体艺术的巨幅工作照,令人印象深刻。那靠墙的两只书柜里,只见满满当当地装满了先生多年来书艺获奖的不计其数的证书和奖状,其中不少是在国外书展或艺术大赛中获得的,可谓天道酬勤,弥足珍贵。

  作为书画大师王学仲的关门弟子,王良虎深受浸润,深切感悟恩师“二言、四感、四我”的治学精神,在书艺和道学中孜孜探索、不懈追求,提出了“五心说”,即“抒我心怀、启我心灵、吐我心声、书我心愿、悦我心神”这一书学理念,与王学仲教授的人文思想一脉相承。王良虎先生研习书法以苦学和勤练为主,但同时也注重用心去体悟书法之道。没有独上高楼的苦苦求索,没有三更灯火的韧性与执着,就不能真正走入书法的殿堂。正因为“笔成冢,墨成池,笔秃千管,墨磨万锭”,所以成就了王良虎先生在当今书坛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也成就了他的独特书法艺术风格,一横一竖,灵动生变,既有笔锋变幻中的闲旷悠然,又不乏“趣”与“韵”中浓郁的生活气息,颇有平静清逸的自然美感,更体现了他的人生境界和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从王先生作品中可以看出其个性、才情、禀赋、学识等主观性的底蕴和内涵。王良虎的作品凝重苍劲、厚实端庄,笔法高古而磊落巍峨,点画之间透露出书法家本人内心的心路历程,显现出本质外的感性美。他的书法幻化出白与黑、点与线的万千变化,书写属于他自己的艺术人生,又用艺术诠释人生的意义。

  在访谈中获悉,王良虎曾在法国、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俄罗斯、全国政协大礼堂、北京荣宝斋美术馆等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在世博园、北京徐悲鸿纪念馆等场所举办作品联展。其作品也被多家博物馆等机构以及个人收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民间收藏
   第A22版:设计之都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灵璧·长城
砚海虎啸
我看篆刻线条
收藏海螺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A21砚海虎啸 2019-04-10 2 2019年04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