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2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药遍地
何鑫渠
  何鑫渠

  春日小院充满了生机,其中食药(山药)、紫角叶、五角星花(茑萝)是我最关注的。三种植物都是藤本植物,一到冬日地上部分便全部萎缩,但至春日会全部从土里钻出来。其中紫角叶、五角星花是一年生的,由自然落下的种子发芽重生,而食药地下部分——山药,在地下蛰伏着,大约由于活体的存在,最先从土中发芽,而且生长十分迅速,只要攀旋到东西,十几天能长一二尺。山药药食同源,是一种常用的蔬菜。但多数人不知道这地下粗壮的山药,地上部分十分纤细。更奇特的是,枝叶间会生出一粒粒“食药”(植物学上叫珠芽,是种子一种)。

  母亲是绍兴柯桥人。柯桥是个石乡,以出青石板闻名。我十岁前就住上市头胡家台门,整个台门五个天井铺满了石板,连一楼的墙头也是石板的,但居民同样喜爱植物,人们就搭花坛或用盆盆罐罐种花养草。我家也是,除了种葱和万年青外,又种了两株心形叶子的藤蔓植物,大人叫她为“食药”。这植物秋天枝叶间会长出一颗颗褐色、长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像小小枣子般果实(我以为有的父母骗小孩是咯吱窝下爆出来的思维出自于此)。在秋天,母亲总会一一摘下放入饭中,当时也没觉得有特别的味道,后来从绍兴迁徙到杭州、上海,再没有见过食药,除了名字一切都忘记了。

  2015年去新场古镇旅行,漫无目的地一直沿着小河走到了一篱笆围着的小园。园子约有50平方米,除蔬菜外还种着平原少见的粽箬竹以及柿子树、无花果、枣子树,树枝间一个个挂着的球形网纹瓜让路人好生喜欢。篱笆上爬满了藤蔓,其中白花、红花、黄花藤蔓间结有紫色、青色以及夹杂青色白的扁豆。突然我看到了小时候绍兴柯桥老家熟悉的一种植物——“食药”,即捡自然成熟落下果实带回。请教植物专家同事张工,他肯定地说这就是大名鼎鼎山药的地上部分。相比地下粗壮的山药根,称山药蛋有点名不副实,叫“零余子”或可传神。恰好家中山药长出了鲜嫩的藤蔓,便种入土中,可惜没有成功。后来特地网购“食药”,至春天自然发出芽来,并且在当年就结出果。但母亲看到这样纤细的藤,下面能长得那样粗壮,十分期待。食药藤枯藤绿两年,我们也没有去挖下面的山药。去年秋日母亲因病逝世。因对有食药的城市凉台花园和三平方米的土地进行了翻土耕种,我有点担心“食药”的命运,不想“食药”不仅在原来的地方都长出来了,而且遍地生长了。

  “食药”是绍兴话,原不知用何字表达,但我想这个叫法是最精准的。山药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用食药比山药更为精准。母亲在杭州胡庆余堂工作,食药广泛地在六味系列的中成药经方中使用,冥冥之中与母亲故乡柯桥和工作单位——杭州胡庆余堂相关。愿春去秋来、岁岁年年,母亲的食药永远生长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上海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镜头艺术
   第A21版:设计之都
   第A22版:汽车周刊
   第A2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专题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父亲战上海
闲话“油条”
食药遍地
“阿根廷,我为你哭泣”
毕加索(钢笔画)
逗号蝌蚪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食药遍地 2019-05-29 2 2019年05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