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总有一段优雅让人难忘
沈琦华
  沈琦华  

  坐在衡山宾馆毕卡第咖啡馆靠窗的位置,落日余晖下的马路岔口,光影间仿佛缓缓铺出上海西区百年历史的泥泞与优雅。

  这或许是上海最著名交叉路口之一,衡山路在此与宛平路、建国西路、广元路相交。衡山宾馆就位于衡山路宛平路一端,门牌是衡山路534号。

  衡山宾馆旧称毕卡第公寓,始建于1934年,竣工于1936年,1960年易名衡山宾馆。当时承担毕卡第公寓设计的是法国建筑师米由第。在装饰艺术风格盛行的1930年代,他开风气之先,将毕卡第公寓设计成一栋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说起米由第此人,绝不简单,生于瑞士日内瓦,毕业于苏黎世工学院,1920年,不远万里到上海讨生活,仅仅十年就成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公司,除了毕卡第公寓,外滩的“法邮大楼”也是他的手笔。

  衡山宾馆以衡山路与宛平路相交处的中心点为中轴线,这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没有任何非功能性的装饰,完全以整齐的方窗来勾勒轮廓,以平面凹凸墙角作为仅有线条。建筑主楼为15层,两翼则为13层,12层,10层,9层,呈阶梯状,沿着衡山路和宛平路递减下降。衡山宾馆整体呈奶黄色,底层墙面用深色大理石作为基座,铸铁栏杆镶有黄色的塔形装饰。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衡山宾馆进行了历史上的首次建筑加层,成为16层,并增设观光电梯。直到此时,这栋乍看如展翅雄鹰般的建筑还一直是上海优雅西区高度的地标。

  有着“东方香榭丽舍大街”之称的衡山路,始筑于1922年,是上海梧桐树最密集的道路之一。有趣的是,当年提倡先植树后筑路。全长2.3公里的衡山路两侧有460余棵法国梧桐,70%种植于1922年。这数百棵梧桐,树干苍白斑驳,厚实粗壮,树枝伸展相交,树叶茂密成荫。衡山宾馆另一侧的宛平路,北起淮海中路,南至肇嘉浜路,也同样筑路于1922年。

  毕卡第咖啡馆位于宾馆靠衡山路一侧,热腾腾的咖啡散发出氤氲的雾气,时针一格一格地走,这一切不禁让人生出浮生若梦的感想。忽然想起董桥说的伦敦法学协会内殿里的一百零二盏煤气灯。伦敦城里的煤气灯都装上了时间控制器自动燃熄,只有这一百零二盏,要靠一位老先生每天一盏一盏地点,一盏一盏地灭。时代那么新,优雅那么旧。最近听说那一百零二盏煤油灯也改成自动的了。细细想来,倒也无妨,就像毕卡第公寓,有那么一段优雅能让人感叹和怀念,也挺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G20大阪峰会 新民直击 特别报道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人物/文体汇
   第A09版:2019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A18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英国
   第A24版:加拿大/新民海外
致青春
情思如茧
总有一段优雅让人难忘
折扇的一些事
七十芳华(中国画)
福州路
扫一扫
忽思莼菜羹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A14总有一段优雅让人难忘 2019-06-30 2 2019年06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