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1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虚荣心的代价
桂文亚
  桂文亚

  虚荣心,可能来自无知,可能来自模仿,也可能为了好玩,总而言之,我为此付出了“一辈子”的代价。

  中学三年级的一天,赵怡德戴了一副黑框眼镜出现在班上,立刻引起轰动,大家纷纷上前围观,好奇地要求“借戴”。那个年代,只有大人才会戴眼镜,国文老师、英文老师,都是戴着眼镜的,显得文质彬彬,很有派头;还有那些出现在书本上的“名人”:白话文先驱胡适之、幽默大师林语堂、浪漫派诗人徐志摩和艺术大师丰子恺等等,也都戴着一副端庄的眼镜,温文儒雅。总而言之,眼镜在我心目中,是读书人的专利,有学问的象征。

  赵怡德的这副眼镜没有度数,是为了时髦配来玩的。我戴上后照镜子,哇,真的好有气质!当下起心动念,脑中出现了一个歪主意。

  “一再提醒不要在光线不足的地方看书,这下好了,一个女孩子,小小年纪就看不清楚,怎么得了!”爸爸又气又急,赶紧带我去眼镜行,检查挺正常,但我还是坚持“黑板字看不清楚”,于是眼镜店的老板为我配了一副一百度的近视眼镜“意思意思”。

  这就是我为什么十五岁就戴上眼镜的原因啦!只是戴上眼镜以后,并没有因此增加学问,反而更增加度数,并多了一个“四眼田鸡”的新绰号!说真的,我们这些住在乡下的孩子,天天与绿色大地为伍,近视眼的可能性很低,就算钻在棉被里开手电筒看漫画,眼睛还不是好好的,都是我犯傻,异想天开,自己害自己!

  最懊恼的就是爸爸,他常说的得意故事,就是小时候为了炼就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天天猛盯着白花花的太阳。说真的,爸爸眼睛小是小,街头最远的招牌字都看得一清二楚呢!他常对我和妹妹说:“你们的大伯父,一本牛津英汉字典背得滚瓜烂熟又有什么用!一千度的近视,镜片厚得像酱油瓶底,脱了眼镜,活脱一个睁眼瞎子!”我知道,爸爸生怕我也步上大伯父的后尘。

  自从戴上眼镜,生活里的不方便的事数也数不完,譬如动作稍大,眼镜就容易移位;喝汤吃面,热气涌上,马上“失明”;尤其是乘冷气车,一下车,眼睛就蒙了,站在马路上,危机四伏!还有矫正视力碰歪的镜架时,一不慎镜架也可能马上断裂!尤其脱下眼镜找不到眼镜的戏码,更是经常上映,让人心力交瘁。

  戴眼镜的人,就像独脚人的义肢,也算一种眼睛的“残障”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阳光天地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读者之声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线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换手机
虚荣心的代价
金顶之路
烈马嘶风图
看芭蕾舞的故事
慧根沉醉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虚荣心的代价 2014-01-07 2 2014年01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