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舞台上的芭蕾舞,是1944年的事。当时,上海处于日伪统治下。由于日苏未开战,因此上海苏侨能自由活动,不像英美等国侨民都被关到集中营里去。于是,有苏侨成立了一个芭蕾舞团在大光明大戏院演出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我去看了。外行看热闹,不敢评论演出水平,四只小天鹅共舞很好看,至今喜欢听这一幕的乐曲。
解放后,苏联有个文化艺术代表团在美琪电影院演出。报社总编小钟有两张隔天的入场券。他先去看,给了我一张次日的。他说是有乌兰诺娃上场跳芭蕾舞。当时乌兰诺娃是世界级芭蕾舞演员,有“斯大林掌上明珠”之称。小钟看后对我说她跳得好极了。没想到我会无此眼福,因为我去看的那天,乌兰诺娃没上场,据说是被斯大林召回国去为访苏贵宾演出。
几年后,我和夫人佩仪到美琪电影院看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出。当时舞团团长是胡蓉蓉。我读初中时,胡蓉蓉和陈娟娟是名扬四海的电影童星。长大后,陈娟娟赴港弃艺从商,胡蓉蓉在上海,一生从艺。人各有志也。
回头说,我们去看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剧名可能记错),我看到贾林二人在舞台上跳跃,贾让林在他面前旋转,又用双手举起林,平托着转圈。我心想,林有病,被贾如此折腾,能不吐血身亡吗?我轻声告诉佩仪我这想法,她差点笑出声来。
2013年8月上旬,我看到电视新闻报道上海芭蕾舞剧团在伦敦演出现代芭蕾舞剧的几个镜头。幕落,观众起立鼓掌。报道说鼓掌持续10分钟。我开心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