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八月,我在新疆喀纳斯景区旅游,地处疆北的喀纳斯已有秋意了,天气很好,晴空无云。上午爬一座小山现在已想不起它的名字,下山后来到喀纳斯湖边,那里有一个木结构的小码头,此时太阳已偏西,我站在码头栏杆边留下一张纪念照。
码头周边停靠数十艘平底小船,每条船后梢都卡装一台雅马哈牌带舵的汽(柴)油发动机。上船后两人一排,一条船只能坐十几个人,我先上船坐在靠近船头第一排,开始小船航速较慢,宽阔的湖面和远方的山峦并没有引起我特别的注意,我还时不时地把手伸出船外,顺手捞起湖水玩。
船速逐渐加快了,快驶近对面的山峦时,小船以高速绕过山岬向另一个山峦驶去,我感觉船在以最快的速度航行!耳边是刺耳的风声,我已经看不见对面山峦上的蓝天,整个墨绿色的山峦完全进入我的视野,我感觉离山很近了,就在随后的一刹那间,我清清楚楚地看见:一排又一排像筷子似的圆木笔直连绵不断地向湖面滑落,无边无际数不清的圆木向湖中滑落!这样的画面持续了几秒钟,给我很大震撼,耳中呼啸的风声,眼中无边无际的落木,这正是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所描述的景呀!
随着小船减速滑行到了湖边山脚下,我慢慢缓过神来。看到从湖边往山上拥拥挤挤密密麻麻地长满了不知名的高大乔木,树干笔直中下部几乎没什么枝叶,它们都争着伸向天空,原来这里是喀纳斯原始森林。
事后我分析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壮观景象呢?我坐在小船上,对面山顶到山脚的树木由于远近的关系,在我的视野里所看到的树木从山顶到山下是由细渐次转粗的,而我是坐在高速前行的船上,由于视觉效果所看到树木快速连续由细变粗,形成了树木向湖中滑落令人激动的壮观景象。如果当时我有录像设备录下那无边落木的景象该有多好啊!
我还有些猜想和疑问在此提出来:
返航途中我依然低头沉浸在无边落木的景象中,能感觉到小船正以极快的速度驶回小码头,偶一抬头突见湖水连续不断地向我扑来,吓我一大跳,很自然地从心中喊出“不尽湖水扑面来”!当时想,此刻若是我坐在激流滚滚的长江三峡上的小木船里,看到的很可能就是“不尽长江滚滚来”?
有一年我从重庆乘船去武汉,那时候长江三峡大坝和电站还没建设,几百人的大客轮过三峡也很危险,船半夜到万县,一直等到凌晨趁天亮时开船过三峡,当时我们乘客手扶船舷边的栏杆俯看长江波涛翻翻滚滚,两岸峭壁高山那震撼人心的美景至今历历在目。
我想一千多年前杜甫生活的时代,长江三峡两岸无数的高山可能大都覆盖了原始森林,我大胆推想:如果杜甫当年乘坐木船经长江三峡出川入湘,小船在三峡顺流而下,激流冲带的瞬间达到一定船速时,杜甫抬头很可能看见的就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低头则是“不尽长江滚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