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健康养生/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1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防范小儿误吸异物
林岳鑫 薛超
■ “海姆利克急救法”图示
  今年元旦假期,一名3岁儿童被紧急送往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急诊,患儿反复剧烈咳嗽,伴喘鸣,情况十分危急,经过多位医生的全力抢救,从患儿的主气管中取出西瓜子一枚,患儿最终转危为安。

  瓜子虽小,但是误吸到气管、支气管里面,就会形成“气管、支气管异物”,引发呛咳,堵塞气管、支气管,导致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等。而每年新春佳节,气道异物的就诊人数就会明显增加,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占了绝大多数。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儿童咀嚼能力尚未发育完善,咽喉反射还不成熟并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家长疏于看护以及缺乏这方面的安全意识。因此,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作为家长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哪些东西可以导致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呢?人食五谷杂粮,任何食物一不留神都有可能走错了路,从而堵塞气管、支气管。比较常见的有花生、瓜子、豆类等。儿童由于缺乏认知,常常会将纽扣、针、笔帽、玩具等小物件放在口中玩耍,也会引起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

  如何判断发生气管、支气管异物也十分重要。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常常发生在进食或者口内有其他物件时,多数伴有打闹嬉戏或者哭闹,随之出现误吸导致剧烈呛咳、呼吸不畅。有时家长粗心、儿童太小无法表达或异物进入支气管时患儿的症状暂时缓解,可能会忽视该病的发生而错过就诊时机,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不张或肺气肿,反复的发热、支气管炎、肺炎等。这些症状、征象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如果突发呛咳,尤其在进食时,应首先考虑气管、支气管异物,应立即就医,绝不能存侥幸心理,以避免发生窒息或其他并发症的风险。“海姆利克急救法”不可擅用,应以送医治疗为首选。但当情况危急,又未至医院,该方法可以作为急救手段。

  春节虽热闹,安全更重要,我们在享受家人团聚带来的快乐时,更应该注意生活中的细节,防止悲剧的发生。

  林岳鑫(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急诊科主任) 薛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军界瞭望
   第B04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5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6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7版:新民环球
   第B08版:论坛/新民健康
   第B0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0版:人物/新民环球
青光眼不一定眼胀痛 “余光”缺损可能夺人命
当更年期撞上春节假期
防范小儿误吸异物
健脾胃 养肺阴
糖友吃好喝好切勿暴饮饱食
广告
新民晚报健康养生/康健园B02防范小儿误吸异物 2017-01-23 2 2017年01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