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2月28日阶段性见底后,港股便开启了一轮如火如荼的反弹行情。截至3月16日,年内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0.4%,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仅为5.33%。目前市场对港股中长期行情仍抱很高期待。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沪港通下的港股通总买入金额达681.27亿元,较1月激增89.38%;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总买入金额为121.41亿元,较1月增长112%。
基于对未来港股投资回报的看好,作为南下资金的主力军,公募基金也纷纷加大相关主题基金布局力度。Wind统计显示,目前市场上 “沪港深”基金已达64只;而证监会3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提交申请、正等待批复的有26只。加上目前正处发行的多只新产品,粗略估计,未来沪港深主题基金有望突破100只。
需要指出的是,在快速扩容的同时,沪港深基金的业绩表现却出现明显分化。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3月15日,纳入统计范围的64只沪港深基金年内业绩首尾相差超过15%。因而业内人士表示,即便是市场整体走牛的背景下,投资者仍应从“细节”出发挑选含金量高的沪港深产品。
那么,如何选择?业内专家表示,首先从投资重心角度看,重配港股的产品业绩更胜一筹。以清一色重配港股的汇添富沪港深新价值基金为例,该基金今年以来涨幅高达11.21%,在所有同类型产品中排名第五。其次从运作长短角度看,成立于去年年中甚至更早的产品则受益于“先发优势”,仍以汇添富沪港深新价值基金为例,成立于去年7月的该基金,由于准确判断内地资金南下趋势,将持仓重心放在景气度持续上行的行业上,基金净值因而随之“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