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声音
去年,国产影片出现了多部口碑奇差的拙劣作品,客观来说,本次入围的作品总体而言没有几部是冤枉的。知名导演谢飞在接受采访时认为,“金扫帚奖”彰显入围电影的争议性以及当下中国电影评价体系的多元。“电影界应有批评的声音,这样才能使电影人清醒、让观众思考。”谢飞说,“我们应该有多样的声音,不能只有唯票房、纯娱乐的声音。”
据金扫帚奖创办人、《青年电影手册》主编程青松介绍,“金扫帚奖”所有奖项均由《青年电影手册》编辑部提供初选入围名单,随后经两轮投票产生结果。第一轮是网络投票,从中产生提名名单;第二轮由专业人士和影评人从提名名单中实名投票,决定各奖项的归属。
去年,中国境内上映的影片多达400部,程青松承认,巨大的数量使金扫帚奖产生了局限性和片面性。但他认为,这个奖项为如今的中国电影界提供了急需的“真实声音”,“中国电影评论的真实声音现在几乎消失了,投资方都可以用钱去收买‘好评’,金扫帚奖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缺。”
焉知非福
按以往的规律看,一旦明星获得金扫帚奖,大多会回避和不作声。但今年,“最令人失望中小成本影片”《致我们终将到来的爱情》的导演郑来志却来到现场领奖——用开放的心态面对调侃,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影人的一大进步。
从另一方面来看,拿到“金扫帚奖”其实并非一件坏事。如今,95后的话语权逐步加强,他们将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影视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有意思的是,这批人对于明星“自黑”有着超强的好奇心和消费心理。如邓超在2015年因《恶棍天使》得到了金扫帚奖“最令人失望男演员”奖,但这样的调侃并没影响他的演艺生涯。此后,邓超参演了好口碑影片《烈日灼心》《乘风破浪》,演技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并在各大网络平台展示自己的“鬼马性格”,令不少网友“转粉”。
对于目前中国电影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多一种批评的声音,总好过言过其实的刻意逢迎。金扫帚可以说是一种另类的提醒,提醒中国导演不要继续拍烂片,也从侧面表达了观众对中国电影热切关注以及对中国电影业“爱之深,责之切”的复杂情绪。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