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交响乐团四度赴台演出~~~
上海交响乐团四度赴台演出~~~
上海交响乐团四度赴台演出~~~
上海交响乐团四度赴台演出~~~
上海交响乐团四度赴台演出~~~
     
2017年03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交响乐团四度赴台演出
领着听众“走街串巷”
肖茜颖
■ 余隆在指挥乐团排练
  昨晚,中国台北两厅院音乐厅吹起了一股清新的“中国风”,上海交响乐团在此演奏了《节日序曲》《北平胡同》等乐曲,让2000余名观众耳目一新。

  上交以驻团作曲家朱践耳极具中国味的《节日序曲》拉开整场演出的序幕,乐曲朝气蓬勃、绚丽多彩,中国传统节日的热闹情景跃然眼前。该作品是1957年朱践耳留学前苏联时创作的,被朱老自己称为“第一部有成效的乐队作品”。1959年5月《节日序曲》在莫斯科音乐学院首演,后被苏联国家广播电台作为永久性曲目收购保存。乐曲由当时的上交团长黄贻钧带回国内,1959年,黄贻钧在国庆十周年献礼音乐会上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奏了该曲,并录制成唱片。

  上交音乐总监余隆介绍说,这部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作品,掺杂着肖斯塔科维奇乃至印象派的音乐风格。

  俄国作曲家阿龙·阿甫夏洛莫夫的交响诗《北平胡同》,仿佛引领着爱乐者用听觉走街串巷,重温旧日时光,而这部作品的创作及演绎也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阿甫夏洛莫夫生于西伯利亚的尼古拉耶夫斯克。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他少年时就成了京剧迷。1929年定居上海后,34岁的阿甫夏洛莫夫的多部作品都由上海交响乐团前身上海工部局乐队搬上了舞台,他甚至还亲自指挥过工部局乐队。

  《北平胡同》的灵感来自于北平,却是在上海诞生的。作品用音乐生动展现了当时北京街头剃头挑子、叫卖小贩、磨刀工、送葬队等画面。余隆指出,作曲家不只是把这些声音生硬地塞到作品中,而是编织成一个相当复杂的音流,其烘托出的氛围让人感到就站在了老北京初夏的街头巷尾。如今,这类具有中国生活气息的交响作品并不多见。

  生于上海的余隆在北京生活了20年,指挥这部作品让他直呼“亲切”。他称:“这部作品的画面感非常强,让我想起了很多胡同里的故事,特别温暖。”1985年阿甫夏洛莫夫诞辰90周年时,上交曾演奏过该作品,如今再次搬上舞台,为适应当下的编制,余隆对作品进行了局部调整。

  昨晚演奏的几首西方古典乐曲则展现了乐团中西合璧的海派精神。少年钢琴家王雅伦与乐团带来了门德尔松的《g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年仅12岁的她充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在舞台之上颇具“大家风范”。出身于台北、活跃于世界舞台上的中提琴演奏家李捷琦携手乐队演绎了《c小调中提琴与乐队奏鸣曲》,展现了中提琴音色温暖醇厚、内敛而真诚的独特魅力,瞬间引爆下半场。李捷琦曾在1996年美国音乐家协会大赛中获奖,是该赛事5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压台曲目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面对这部演奏技巧要求极高的作品,余隆与上交演奏家们毫不怯场,五光十色的器乐表现以及雷霆万钧的紧张感令人欲罢不能。

  昨晚共有近百名乐手登台,年龄跨度从50后到90后,“老少相差40岁,不止是薪火相传,其默契度也展现了乐团极强的包容性。”余隆表示。本报记者 肖茜颖

  (本报台北今日电)

  相关链接

  上交3次赴台回顾

  ■ 1994年初,上交首次应邀赴台演出,1月3日在台北音乐厅户外广场举行了一场由4万观众参加的新年广场音乐会。

  ■ 2004年11月,陈燮阳率上交二度抵台。除西方经典作品外,青年笛子演奏家唐俊乔演奏了颇具民族特色的笛子协奏曲《愁空山》。

  ■ 2010年,上交随上海市长韩正出访台湾,由音乐总监余隆带队并指挥,不仅派出了百余人的乐队阵容,还邀请两岸三地的艺术家加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生态上海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广告/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中职风采
   第B04版:中职风采/新民教育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广告
领着听众“走街串巷”
用音符讲述中国故事
《八月》获“金马”六项提名
对原创精品电视剧 将恢复“一剧四星”
法式“相亲”诙谐有趣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A19领着听众“走街串巷” 2017-03-22 2 2017年03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