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诉求
我们这里有条植物园河,水面上垃圾漂浮、发黑发臭。我们多次向植物园和区相关部门反映,但就是没人来管。
记者调查
黑臭河道三不管
记者来到上海植物园近龙川北路、百色路一侧的围栏,约百米长的植物园河上泛起大量白色泡沫,水面上漂浮着树叶、塑料桶等垃圾,散发出一股股腥臭味。
附近居民吴先生告诉记者,他曾和植物园联系过,但园方表示,他们只负责河堤的养护,至于水质的问题要找区市政部门解决。随后,吴先生又找到了徐汇区市政部门,对方先是承诺会采取措施马上治理,但几个星期后,却又改口称这条河应该是植物园管的。
黑臭河道真就没人治了吗?记者与徐汇区市政水务署取得联系,工作人员表示,植物园河属于闸外河。所谓闸外河,就是分隔内河与黄浦江的水闸外,连通黄浦江的一段河道。这里因河道狭窄,形成了一个瓶颈口,大量垃圾和淤泥堆积于此,造成水质污染。徐汇区类似的“闸外河”还有日晖港、龙华港、张家塘、春申塘等。
工作人员坦言,闸外河确是中小河道综合治理中的一个盲点。由于河道狭窄,市里的清污船无法驶入,而区里又无权限出闸打捞垃圾,事实上形成了一个“真空带”。
目前,市相关部门已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即将出台措施,闸外河的治理责任最终还是会落到区里。区水务部门将同植物园方面联系,排查污染源、封堵排污口,并由专业单位每天两次负责河内的日常保洁,使水质逐渐变清。
热线回应
整治已箭在弦上
徐汇区建交委主任关也彤表示,植物园河两头各有两个泵闸,园内配套商业设施将污水直排河道,加之水动力不足,造成河水变黑发臭。目前,植物园河的整治已是“箭在弦上”:首先将截污纳管,堵掉植物园内沿河的污水点和直排口;其次将疏通淤泥,提高水动力;还要稳固土坡岸堤,提高河岸稳定性;然后增氧曝气,增加生态动植物,逐渐改善水生态环境。 本报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