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万元余款退五年
五年前,市民张女士就将儿子送到长宁区秦汉胡同培训学校学围棋,然而,围棋培训中断后,她至今天仍未能拿到退款。
在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大班时,张女士就于2012年三四月间向威宁路地铁口附近的长宁区秦汉胡同培训学校交3800元让孩子学习围棋,孩子也喜欢围棋培训老师。
2个月后,听闻培训学校将在7月1日涨价,她又在原来3800元培训费尚未用完的情况下,续费15800元购买了2012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共计240课时的培训课程。
然而,续费不久,那个围棋培训老师就“转校”了,培训学校更换的新老师不合孩子“口味”,孩子不愿意再去培训围棋了。
“如果不是换了老师,不是换的老师不合孩子‘口味’,孩子还是愿意继续培训的。”张女士将孩子不能继续培训围棋的原因归咎于培训学校更换教师,要求退还剩余款项,对方则建议她更改培训课程,然而,无论是培训油画,还是学写毛笔字,都无果而终,至剩余180左右课时时,孩子就不再在这里参加任何培训了,而退费,则在继续交涉中均未能如愿。
直到记者近期与她一起前往该培训学校,张女士才获准退费近9811.68元——45个工作日到账。如此结果,是将张女士孩子剩余培训课时按160节(比张女士计算的少了20课时左右,相当于原来240课时的2/3)计算,相应余款打96折后再减去300元“手续费”,即15800×2/3×96%-300=9811.68元。
而在张女士签字《注册登记表》背面,记者注意到有份21条的《注册登记表条款》。其中没有显著标识的第8条希望学员在培训机构更换任课老师时,“给予理解并配合新教师的教学工作”。
这21条格式条款下方没有预留签字格式。而同样没有显著提醒的第20条则称,学员方面付费并在《注册登记表》正面签字后,这些条款就生效了。
“我原来根本不知道《注册登记表》背面《注册登记表条款》,培训学校的人也没有提醒我看背面的条款。”张女士怀疑这其中有“套路”。
案例二 网上培训半途而废
互联网的发展为孩童培训提供新的路径,然而,在儿子幼升小前夕,市民王女士通过互联网为孩子培训时,却在半途而废中培出了一肚子火。
今年年初,王女士通过“大茉莉家游站——给孩子加油”微店购买了两件产品:168元的“宝贝英语说自然拼读卡片”与238元的“在家鸡娃学拼音神器”。对于“宝贝英语说自然拼读卡片”这件产品,商家宣称,“开设自然拼读30天在线教学群”“拼读学习并不难,只是你没有get好方法”。
虽然这两个产品本身不包含在线教学服务,但是,根据商家所说,购买产品者将相应链接发到朋友圈,还是会被拉入在线教学群,享受在线视频教学。
她将购买“宝贝英语说自然拼读卡片”的链接发到了朋友圈后,就进入了商家的在线教学群。然而,教学进行到第10天,26个字母才拼读到“f”,在线教学群内的视频就中断了。
王女士以为30天的课程,应该是差不多刚好教完26个字母。见到上述异常情况,她就在群内提出异议,并得到了群内其他人附和。但接下来,商家就把她踢出了这个在线教学群。
王女士认为商家在以培训推销产品,遂要求退货退款,但一开始并没有被同意。
直到调查发现商家以个人名义注册微店,用运营“大茉莉家油站”等微信公众号的上海星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账户收款,却又不出具与该公司相对应的发票,经税务部门介入,王女士才拿到了全额退款。
而进一步调查也发现,多个冠名“大茉莉”、自称大茉莉是“2-10岁孩童最全面的课外教育互动站”的多个微信公众号与“在线教学群”相“呼应”,但运营多个微信公众号的上海星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只有“商务信息咨询(除经纪)”“电子商务(不得从事增值电信、金融业务)”等内容,并没有教学培训内容。
案例三 “培训贷”套住职场“菜鸟”
针对职场“菜鸟”身边缺钱的情况,一些培训机构推出了“培训贷”。然而,就是这样的“培训贷”,却让“菜鸟”们后悔莫及。
沈小姐在“免费试听课程”邀约下携50元走进徐家汇一培训机构后,虽然所谓“免费试听课程”只是在培训机构里参观一圈,在培训机构“当天报名就享受3000元优惠并赠送电子辞典”等“攻势”下,她仍因所带钱款不足而不准备报名。但在培训机构“对症下药”适时推出“培训贷”后,她一时冲动,还是交出身份证办了5万元“培训贷”报名培训日语。
但是,当她第二天就后悔并明确要求退款时,培训机构却以种种理由一拖再拖。而因“培训贷”已生效,在没有参加培训的情况下,也不得不按月还款。
比沈小姐更不幸的是,还只是某公司实习职员的余先生,面对人民广场边一培训机构种种优惠而冲动办理“培训贷”后,在因工作变故中断培训的情况下,培训机构也不同意退款。由于没有继续按月还款被银行列入了征信“黑名单”之列,后来不但不能办信用卡,买房时也不能按揭贷款,平时还与其父亲一起不断被讨债公司的人骚扰。
本报记者 罗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