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培训机构打“擦边球”,考验监管部门智慧
~~~培训机构打“擦边球”,考验监管部门智慧
~~~培训机构打“擦边球”,考验监管部门智慧
~~~培训机构打“擦边球”,考验监管部门智慧
~~~培训机构打“擦边球”,考验监管部门智慧
~~~培训机构打“擦边球”,考验监管部门智慧
     
2017年04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签培训合同应明确任课老师
培训机构打“擦边球”,考验监管部门智慧
罗水元
  “当前最能引起家长们关注和重视的莫过于孩子的教育培训。”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星海律师提醒,一些培训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打出了令人心动的“包上名校”“包拿证书”等承诺招牌,吸引家长不惜金钱和时间让孩子参加培训,这时,家长要多方考量培训机构的资质、品牌诚信度等,要仔细查看要签订的格式合同。

  如置于《注册登记表》背面没有预留签字格式,也没有显著提醒的《注册登记表条款》,就明显是免除培训机构责任、加重培训者责任的“霸王条款”。虽然这样的条款应该认定无效,但有的培训机构,往往会在纠纷发生后,利用学员对法律知识之不足,将这些条款作为维护其权益的“挡箭牌”。

  签订格式合同时,学员对遇到的疑点或者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应该及时与培训机构沟通,在双方协商下修改合同条款,避免今后发生问题;对于特别在意的内容,比如某位任课老师,比如某个特定的培训时间段等,都最好明确约定如果培训机构对于上述情况有变化的话,该如何处理。

  赵星海律师建议政府加强监管,从源头清查超范围经营、无教育资质招生办学的社会培训机构,清理无资质教师;平时要加强执法,妥善应对消费者投诉,坚决查处虚假宣传、乱收费等行为;对于出现严重问题的社会培训机构,要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开,并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强监管。

  上海海朋律师事务所徐亦律师则认为,除了要防止教育培训机构用合同中的“霸王条款”外,消费者还必须理智对待培训机构的“话术”,而对网上一些没有教育培训资质却又以“擦边球”方式从事教育培训业务的做法,则考验着有关监管部门的智慧。

  徐亦律师认为,培训机构推“培训贷”就是先“画饼”吊足顾客口味,再“设身处地”为顾客“支招”。这时,所谓有关“节点”“最后一天”的优惠可能就是销售人员虚列出来的,动辄上万元甚至几万元的“培训贷”也可能只是顶着解顾客燃眉之急的美名,进行着趁热打铁让顾客快速签约的一个“利器”。这就是营销人员推销的惯用“话术”,常常把顾客忽悠进事先设定的“坑”里。

  至于以个人名义在微店里开卖教育培训资料,又让不具备教育培训资质的公司收款并“赠送”教育培训课程的行为,除了涉嫌偷税漏税外,还是“打擦边球”从事教育培训的行为。

  一方面,不具备教育培训资质的公司虽然开展了培训业务,但因是“赠送”,不太好说其违规经营,但另一方面,相应培训的成本和利润应该已列进了培训资料里,虽然其没有在实际从事的教育培训业务中获利,但间接获利应该还是有的——相应利润应该就包括在培训资料里。

  而那些不具备教育培训资质却又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上注册教育培训公众号的机构,如果直接利用这些微博、微信公众号明标价开展教育培训业务,则是违规经营;但如果其没有在微博、微信上明码标价开展教育培训业务,则同样只能合理推测其在教育培训上有间接获利。

  对于这类“打擦边球”的教育培训行为,具体如何处理,考验市场监管部门的智慧。 

  本报记者  罗水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家装专版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话题/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跨界/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套路+话术+擦边球>“办法”?
管理有“办法” 市场有“套路”
报名时花好稻好 想退款种种被“磨”
签培训合同应明确任课老师
中产者可能因培训更焦虑 非理性消费助长灰色产业
上海市教委“六条禁令”
新民晚报新视界A07签培训合同应明确任课老师 2017-04-02 2 2017年04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