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是相对陆上丝绸之路而言的,日本学者三杉隆敏在他1967年出版的《探索海上丝绸之路》专著中初次提及这个概念,如今已被学术界普遍接受。作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早在中国秦汉时代就已出现,到唐宋时期最为鼎盛。具体路线是:由广东、福建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国南海、波斯湾、红海,将中国生产的丝绸、陶瓷、茶叶等物产运往欧洲和亚非其他国家,而欧洲商人则通过此路将毛织品、象牙等带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中国当时的对外贸易兴盛一时。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是由“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又由“海上丝路”返回本国,他的游记里记载了沿途南洋和印度洋海上的许多“香料之岛”。而北欧的海上强国瑞典,正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时期,与中国开通了海上贸易往来,派出庞大的商船队,来往中国广州港和瑞典哥德堡港之间。富有传奇色彩的瑞典古商船“哥德堡号”沉船事件,就发生在18世纪清朝乾隆十年(1745)。
北欧历史上的海上强国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在瑞典语中是“木头岛”的意思。古代北欧瑞典人为了防止海盗侵扰,在岛上用巨木盖起岗楼,在水道中设置木桩,因此得名。
一千多年前,瑞典生活着维京人,他们不仅是精明的商人,而且能够制造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船只。维京海盗高举盾牌,拔出长剑,跳下船舷,一路烧杀抢掠,恐怖蔓延至四大洲。后来,瑞典建造了很多战舰来抵御海盗和用于征战,这些场面至今在许多书本和电影中还会出现。
公元17世纪,瑞典成为欧洲列强之一,其疆土遍及波罗的海的各个角落。19世纪早期,瑞典因连年战争元气大伤,陷入贫困的窘境。和平成为瑞典当时赖以生存的条件。自1814年后,瑞典长期与战争绝缘,从此走上了积极谋求和平的道路。
北欧地区是世界上早期航海事业的起源地之一,瑞典人很早就开始了造船业和航海业。瑞典西部靠近大西洋的地区,海风非常凶猛,在没有灯塔、雷达或短波电台导航的古代,很多船只不幸沉没于大海中,今天,瑞典沿岸时常会发现沉船的残骸。
瑞典的航海史和贸易史与许多沉船故事有关,瑞典人的“沉船”故事不仅是这个国家的一种特殊文化符号,更是这个国家的历史记录。瑞典人正是通过发掘和考古历史上的沉船史料,不断完善自己的历史记载。在此,我将讲述一段瑞典与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贸易交往的历史故事,还将介绍2006年瑞典仿古帆船“哥德堡号”访问中国的见闻。
瑞典与中国在海上“相遇”
在讲述瑞典著名的古商船“哥德堡号”沉船故事之前,首先要介绍瑞典的海运贸易历史,这段历史与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有关。
1731年6月14日,瑞典“东印度公司”领到了为期15年的特许证,这意味着他们在瑞典具有与东印度地区(泛指非洲好望角以东的全部陆地和海洋)进行海运贸易的独家权利。瑞典国王亲自承诺,如果东印度公司的任何船只受到外国力量或海盗的攻击,国王将竭尽全力进行干预。
当时瑞典经历了战争不幸和国家贫困,急需恢复经济,而海运贸易被认为是挽救衰败的有效途径。18世纪前半叶,瑞典还很缺乏适合贸易的船只,但瑞典很快学会了建造大型商船。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大多是在斯德哥尔摩建造的。当时建造一艘船大约需要18个月时间,而到中国广东的一次来回旅行也要差不多的时间。
东印度公司的投资者和董事们,焦躁不安地期待商船满载而归。为了赶上热带水域的顺风,商船不得不在隆冬季节从瑞典的哥德堡港出发。从哥德堡港到中国广东的旅途中,停靠的第一个港口是西班牙的加德斯港,然后经过好望角,航行到印尼的爪哇岛,再穿过中国海到广东。有时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沿着非洲东海岸,从非洲大陆与马达加斯加岛中间穿过,开往印度。
第一次许可证到期后,东印度公司又获得四次特许,一共延续了82年。此间,东印度公司拥有过37条商船,这些商船到中国和印度航行过132次。随着饮茶逐渐在欧洲盛行,茶叶等海上货运业务为瑞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但是从第四次特许开始之后,局面很快恶化,贸易风向不再钟情瑞典人。包括哥德堡号在内的多艘商船在航行中沉没,使东印度公司损失惨重。加上英国取消了茶叶关税,荷兰也决定自己进口茶叶,突然之间东风不再光顾东印度公司。虽然东印度公司努力支撑到1813年,但它的远东地区海运贸易早已结束,规模宏大的瑞典海上贸易活动也就永远成了历史。
在过去的82年中,瑞典曾有37艘商船从哥德堡港起航,经由好望角航行至中国广东132次。其中老哥德堡号曾于1739-1745年间三次往来中国。
老“哥德堡号”未尽的中国之旅
1716年,亚伯拉罕·格瑞尔在斯德哥尔摩一块填海而成的空地上,建造了新世界船场。1737年“哥德堡号”的龙骨在这里开始建造,整船于次年完成。随后,驶往哥德堡港,从那里开始它的国际海运贸易航行。
1739年1月,哥德堡号第一次驶往中国广东,开始了它的处女航。这也是东印度公司的第7次远航,整个航程一帆风顺,140名船员于1740年6月15日顺利返回哥德堡港。
1741年,哥德堡号第二次远航中国广东,这次是东印度公司的第9次远航,同时派出两艘商船,卡尔玛号3月14日出发,哥德堡号在一个月后出发。哥德堡号在西班牙的加德斯港停留时遭到英国军舰毕德佛号的刁难。当时英国正与西班牙交战,英舰怀疑从西班牙加德斯港开出的哥德堡号有问题。在英舰大炮的威逼下哥德堡号被迫驶向马德拉。哥德堡号被扣押一个月后放行,完成航运之后于1742年6月返回瑞典哥德堡港。
第三次远航中国,哥德堡号在回程中沉船。1743年3月14日是东印度公司的第11次远航。在航程的回途中,因错过印度洋季风,只好在印尼爪哇岛上滞留了6个月之久。这是一次真正的长途旅行,经历了两年半之久的时间,就在船员们几乎闻到家乡泥土气息的时候,哥德堡号在即将抵达家门的地方触礁沉船。在距离入港处不远的地方隐藏着“汉尼巴丹礁石”(现已炸毁),这块礁石在航海界颇为出名,导航员及船长都了如指掌,9月12日这天的天气也很好,能见度很高,而且伴有西南海风,然而,怪事偏偏发生了:哥德堡号竟然笔直地撞向这块礁石。顷刻间,船体倾倒,帆索跌落在甲板上,船头嵌入礁石,船尾没入水中10米深。满载中国瓷器和茶叶的哥德堡号,在最不应该沉没的地方沉没了,但经过抢救,东印度公司还是赚回了大约14%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