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别墅区的地下室里,警方发现了一名奄奄一息的女孩,她的身旁还放着一个凶手故意留下的火柴盒。不久,又接连发生命案。数位国内顶级的法医、刑事鉴识专家和犯罪心理学家组成专案组,开始侦破案件。真相渐渐浮现。
1.凶杀案
乌云密布。市公安局的大院里,树影铺陈出一片密密匝匝的阴暗,一路走过去,无论比他年长还是年轻的警察,大多都向他行注目礼。虽然他今年才26岁。虽然他并不是警察,也没有警衔。他慢慢走进新闻发布厅,包围着新闻处处长李弥的记者们没有看到他,还在向李弥不断提问。他叫林香茗。
站在李弥不远处的一个极其美丽、但面容冷若冰霜的女警官看见了他,伸手一指:“你们要找的人是不是他?”记者们齐刷刷地回过头,然后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喜的轻呼,蜂拥而上,闪光灯在顷刻间亮成一片。
“林组长,请您详细谈一下这起案件的侦破经过!”“那个女孩有没有生命危险?”“听说歹徒的手段极其残忍,是吗?”他保持缄默。“请问,这会不会将是一系列凶杀案的开始?”他身子一震。目光所及,果然是她——《法制时报》的记者郭小芬。郭小芬,容貌娇媚,面庞白里透粉,披肩的卷发像乌云一样,24岁,却已经独立报道过多起震惊全国的重大刑事犯罪案件。“系列凶杀案”这个词从她的口中吐出,绝不会是空穴来风,许多记者瞪圆了眼睛。
“这只是一起单一的刑事案件,我们没有发现这起案件与其他案件的关联。”林香茗的口吻毫无感情,他登上6楼,来到局长办公室的门口,林香茗刚要敲门,门却“呼”的一声被人拉开,一个膀大腰圆、粗犷的脸孔像斧子一样的人,气冲冲地走了出来,与林香茗正待擦肩而过,却又刹住脚步,狠狠瞪了他一眼。
林香茗漠然地看着对方——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一处副处长杜建平。等杜建平离开,林香茗才慢慢走进了办公室。市公安局局长许瑞龙头也不抬:“小林?”“是!”林香茗说。“真的有那么严重吗?”许瑞龙放下笔,摘下老花镜,抬起头,脸上挂着一丝略带烦躁的疲惫。
“在现场,我们除了解救受害人,还发现一根骨头,初步推断是人的大腿骨,也就是说,罪犯在绑架、凌虐受害人之前,已先杀害一人,但由于缺少其他残肢,失踪人口调查科表示一下子很难确认死者是谁。”林香茗出言十分谨慎,“从遗留在现场的火柴盒看,罪犯很可能还在酝酿着新的犯罪行为……”“火柴盒?”许瑞龙困惑地嘟囔了一句。
林香茗和蕾蓉、刘思缈并称中国警官大学的“三杰”,毕业之后香茗去美国留学,许瑞龙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他请回国,年仅26岁的他成为了中国警官大学的特聘犯罪学教授,并以这个头衔,负责全市重大恶性犯罪案件的案卷复核工作。然后就成立了“行为科学小组”,专门接手那些“梗阻”了的案子。
“无论怎样,你这次及时把受害人救出,可谓大功一件……”许瑞龙说。“不是这样的……”林香茗的口气突然变得异常沉重,“事实上,这次是犯罪分子用变声装置打电话到行为科学小组办公室,告诉我们受害人所在的地点。”刹那间,许瑞龙隐隐约约意识到,这回的犯罪分子,和以往的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
“局长。我请求担纲这起案件的侦破工作!””林香茗说。许瑞龙不想告诉他,刚才,就在这间屋子里,他刚刚向杜建平提出,鉴于这起案件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诸多反常之处,可否请行为科学小组提前介入侦破工作,杜建平立刻就大吵大闹起来。
“年轻人,沉住气。”许瑞龙拍拍香茗的肩膀,“你的小组不是每办一个案子就更新一批人吗?那么,你先把这次小组的人选组合好,一处那边的进展状况和相关资料,我会派小周给你一份。”林香茗点了点头,转身走出了局长办公室。
林香茗一步步走下楼梯,楼梯中间,他站住了。刚才在新闻接待室里,向记者们“举报”他的那个冷艳的姑娘,正往上走,见他站住,她也站住了。“怎么,这次案件不是由你侦办?”她说。“不是。”林香茗说。“那个火柴盒……比骨头更重要。”她突然嘟囔了一句。“思缈……你明天到行为科学小组报到,好吗?”林香茗问。
刘思缈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