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却并非如此。昌里五小区和大多数老旧小区一样,楼道堆物情况非常严重。一楼的墙角、顶楼的天花板、各层的过道等公用部位都塞满了各家的杂物,进出大家都需要侧身才能通行。有的居民担心自行车被盗,甚至舍弃车棚,把车扛上楼占个“一席之地”。针对这种情况,居委决定从前年下半年起开展睦邻示范特色楼道建设。
所谓睦邻示范特色楼道,即是由楼组中居民来自行设计本楼道特色,通过居民协作,打造出整洁优雅的社区环境。开始时仅23号一栋楼作为试点进行,他们给自己的楼道取名“致远楼”。楼道口摆了“图书漂流”箱,让左邻右舍可以随时借阅最新报刊;装饰墙面的是居民贡献出的自己家中的水墨画;小朋友的绒毛玩具被端正摆在墙角特制的置物架上,还配有绿植点缀……经过居民的细心装饰,楼道变得整洁而温馨,哪还有人好意思把东西堆出来。
看到23号楼变换了面貌,其他楼组羡慕之余也迅速跟进。目前,昌里五小区已有5个睦邻示范特色楼道,他们不仅将楼道装饰打扫得整洁美观,还以楼组为单位定期组织居民联谊活动,拉近邻里感情。27号“绿满楼”号召居民拿出各家绿植装点楼道,过节时还在楼道里装上大红灯笼烘托节日气氛;16号“和睦楼”有不少美食达人,就组织美食分享会交流心得;39号“馨逸楼”的楼组长经常带动居民一起清扫楼道,擦拭楼道窗口,清除墙面黑色广告;5号“巧手楼”编织爱好者较多,彼此间切磋编织技巧成了保留节目……一次次活动慢慢打消了邻里之间的疏离感。
如今,每当有新的居民搬入特色楼组,其他居民必定会上门关心提醒,以方便对方更好融入社区。无论是租客还是原有住户,在生日的时候都会收到楼组的祝福。独居老人或纯老户会受到特别关照,楼组长会定期登门探访,隔壁邻居也会多多留意。有快递送达,底楼的居民会帮楼上邻居接收,遇到刮风下雨天大家还会互相帮忙收衣物。睦邻示范特色楼道的建设不仅让环境变美,也让社区氛围变得更融洽了。
社区联络员 桑捷
社区全媒体 韦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