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政府改革大文章
6月24日,湖南省首个行政审批局在长沙市芙蓉区成立,原先分散在21个政府部门的57项行政许可权、71项行政备案权被集中整合。“一枚印章管审批”——近年来,越来越多省份探索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成为“放管服”改革不断创新的缩影。
这是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多次作出部署。
2013年3月18日,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就把议题集中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上,向社会交出一份明明白白的改革时间表和任务书。
4年多来,累计取消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618项,“非行政许可审批”概念成为历史;国务院各部门设置的执业资格削减70%以上、中央层面核准的投资项目数量累计减少90%……
探寻国家繁荣之道
简政放权,更是打开市场活力之门的钥匙,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流淌。
——从“先证后照”到“先照后证”,注册资本“实缴制”改“认缴制”,前置审批事项压减87%以上……商事制度改革催生大量新的市场主体,目前全国各类市场主体比2012年底增加了60%以上,保障了比较充分的就业。
——全面推开营改增,出台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中央和省级政府取消、停征和减免收费1100多项……2013到2016年政府累计为企业减轻负担2万多亿元。
政府收入的“减法”,换来的是企业增效的“加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乘法”。
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肯定了我国改革成效,指出近3年我国营商便利度在全球排名跃升了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大幅上升31位。
书写简政放权新答卷
7月1日起,国务院新一批减税降费举措落地,至此政府兑现了2017年为企业减负1万亿元的承诺。
“我们将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经济发展的更大活力。”第十一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政府宣示了持续改革攻坚的决心。
不容忽视的是,乱收费、门槛高、部门“踢皮球”、信息孤岛等阻碍创业创新的顽疾仍待清除。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国务院日前召开的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列出了下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点。
在新一轮中国发展“化茧成蝶”的改革征程上,继续深化“放管服”正在书写改革新答卷,以政府职能的“亮丽转身”,有力推进国家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据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