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这根致命的钢筋“绕过”了张先生的心脏及大血管,距离他的心脏不到10厘米。更幸运的是,长征医院多学科专家联手合作,6个小时生死时速,成功拔出了夺命钢筋。
钢筋贯穿胸腹腔
6月10日上午10时许,来自河南44岁的张先生在上海一个建筑工地上干活时,失足从2米多高的施工架上跌落,地面上的一根长达2米的螺纹钢筋,从他右上腹穿入,从右侧颈部穿出,血流如注。
伤者送到长征医院时呈休克状态。各相关科室值班医生迅速到位,由急救科、器官移植科、胸心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脊柱外科、麻醉科和输血科进行了即时联合会诊。
“整个钢筋从伤者右侧肝脏贯穿到脊柱旁,右侧背部钢筋有20厘米长,肋弓下穿出近1米,属于胸腹联合伤。”胸心二科薛磊副主任说,手术前的CT检查对评估伤情很重要,需采取平卧位,但露出的钢筋让伤者无法平卧,必须先将钢筋锯断。
医院向消防部门求助,15分钟后,裸露在外1米长的钢筋被切断,十几位医生立刻护送张先生至影像科进行CT检查。
检查发现,钢筋是从伤者的肝右叶穿入,穿破膈肌,进入右胸腔,自第七肋间近脊柱部穿出体外,有近1米的钢筋留在伤者体内,张先生生命危在旦夕。“不幸中的万幸是,钢筋在伤者体内与心脏及大血管‘擦肩而过’,稍有偏差,那就很可能无力回天了。”胸心一科纪广玉副教授回忆说。
多学科协作抢救
医教部迅速成立抢救小组,胸外科、器官移植、麻醉科等科室专家汇聚制定手术方案。专家们一致认为,钢筋残留体内极度危险,随时可损伤胸腹部大血管等器官导致死亡,即使没有周围组织的二次急性损伤,后期必然严重感染而导致脏器功能衰竭及死亡。必须尽快通过手术取出异物、“修整”受损脏器,患者才有生存希望。
手术方案进一步确定后,器官移植科、胸心外科、麻醉科等科室专家悉数到场,与此同时其他相关科室专家在手术室外待命,随时应对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
6小时脱离危险
下午3时许,伤者被推进手术间,手术采用胸腹部联合“J”形切口,逐层切开胸腹壁各层组织,剪断肋弓,充分显露右侧胸腹腔。此时发现,钢筋已刺破肝脏,直扎到肝脏实质。为了安全,医生先把钢筋周围的组织、肌内、血管剥开,切开膈肌,切除右半肝,钢筋紧贴下腔静脉,从肝脏下端一点点缓慢而轻柔地移动钢筋,最终钢筋被成功取出。历经6个小时的手术,张先生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手术后张先生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马林浩副主任负责的治疗组逐一解决了患者术后出现的循环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以及消化功能不全,经过半个多月的精细化、个体化的治疗,张先生各项指标平稳,正在康复中。
本报记者 施捷 通讯员 王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