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体育/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2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足应有“基本模式”
关尹
■ 高洪波近影
  “新帅”高洪波给国足带来的新元素,是显而易见的。郑智等老队员逐渐淡出,张琳芃成为新一代领军人物,蒿俊闵和张稀哲等技术型球员重获重用等等。在看到变化的同时,未免也让人有些困惑:从选人到打法,中国足球怎么一直在摇摆中?

  年前与沪上一些从事青少年足球的足坛名宿聊天,他们都在感叹,中国足球想要较短时间内改变现状、在亚洲范围内追上日韩非常困难,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实在是“太乱了”,各有各的一套。即便在上海,不同的区县、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练之间,也没有统一的教材、理念、方法,各自为政。

  这一点,不妨借鉴近邻日本足球。在确定学习巴西的技术足球之后,日本各个年龄段的国字号球队都是一种风格,讲究脚下技术、注重传接配合,因此球员从小到大,无论在俱乐部还是国家队,到任何一支球队都可以“即插即用”,实现“无缝衔接”。

  相比之下,中国足球不免有些浮躁和急功近利。这么多年,中国足球学巴西、学德国、学西班牙,一会崇尚技术,一会推崇实用,最后学成了“四不像”。

  佩兰时代死活不用蒿俊闵、张稀哲等人,到了高洪波手中却变成了宠儿,多少还是有些令人唏嘘的。姓陶的来了“砍李栽桃”,姓李的来了“砍桃栽李”,换一个教练,就换一套阵容、换一种理念、换一个打法,每一次都要重起炉灶,中国足球总在重复着这样的循环,多少时光白白浪费。

  所以,足协对于国字号球队的建设,当有一个“基本模式”:应该选用什么类型的教练,打造怎样的风格,包括国脚入选的标准,需要保持一定的统一性、延续性,才能少走弯路。否则,国家队总是一次次成为“试验田”,还真是“伤不起”。   关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财经新闻
重掌帅印 再打烙印
塞尔维亚名帅桑特拉奇去世
国足应有“基本模式”
原眼镜一厂门市部猴年新春“送老花镜”
寻找沪上诚信婚介 百合支招“数星星”
法律讲座
古月轩
新民晚报体育/文体新闻A14国足应有“基本模式” 2016-02-15 2 2016年02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