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在国家大剧院观赏《戚继光》
~~~——在国家大剧院观赏《戚继光》
~~~——在国家大剧院观赏《戚继光》
~~~——在国家大剧院观赏《戚继光》
~~~——在国家大剧院观赏《戚继光》
~~~——在国家大剧院观赏《戚继光》
~~~——在国家大剧院观赏《戚继光》
~~~——在国家大剧院观赏《戚继光》
~~~——在国家大剧院观赏《戚继光》
     
2016年03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部好戏
——在国家大剧院观赏《戚继光》
王贤根
  王贤根

  元宵节的声声爆竹刚落下,浙江台州乱弹剧团就为首都人民献上了新编历史剧《戚继光》。他们说我是研究戚继光的专家,特邀观看。我仅仅写了一部有关戚家军的报告文学,谈不上有多深的造诣,但对那段历史和出自故乡的戚家军,确怀有特殊的感情。

  进入大剧院,找到了我的池座,每个池座位上备有一袋,上面“魅力台州欢迎您”的字样和彩图吸引人的视线,内有《台州概览》、台州乱弹剧团简介及《戚继光》首演和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彩图、评介。时间尚早,我慢步从乐池边走上舞台,想细细地品味屏幕上戚继光的神情。正仰首欣赏时,舞台侧里有人从暗处对着我:“喂,下去下去,不能到台上来!”恍然,我觉得我的无知,便速速回到我的池座等待开演。

  对于台州乱弹这剧种,我没有探究溯源,随着剧情的深入,我心潮激荡,仿佛走进动荡不安又悲壮惨烈的历史深处。

  戚继光是抗倭英雄,然,剧作家没单纯地以武戏为主体重彩描绘,而是走出战争的壮烈,走进当时复杂的社会阶层,走进主人公丰富的精神世界。

  剧中有一个抗倭民女沈海平,是个虚构人物。其名出自于戚继光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沈海平是浙直总督胡宗宪的前任张经之女,而张经抗击倭寇取得王泾江大捷,不但未得封赏,反而遭奸佞陷害问罪下狱被处死。沈海平自幼随父修文习武,后成为怀有国仇家恨的侠女。她钦佩戚继光的高风亮节,沈海平的抗倭护民,一举一言,正是戚继光多年追寻的理想形象,一见如故成知己。但,由于她是张经之女被通缉,这种情感的纠结便如泣如歌。这条情感线的延伸,与抗倭战局的急促推进紧紧地交织在一起,使全剧结构跌宕起伏,错综有序,引人入景入情。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一件往事。多年前,广州军区政治部创作室的一位作家撰写了电视连续剧《塔山阻击战》,剧本送至原军委工程兵一位副政委审阅。这位副政委是当年塔山阻击战英雄团政委,他认真看了剧本,将我叫去,庄重地说:“他们征求我意见。里面写了一个下部队的女文工团员与我这个政委在战场上谈恋爱,胡扯!那时我们团在战场上哪来女的!你给我看看,帮我提提意见。”我看了对他说:“首长,这是艺术。生活的真实不一定是艺术的真实。他们这样写,是着意将战争与人的情感两者穿插,刚柔相济,让以您为原型的这个人物,更鲜活,更具体可亲。这个团政委,既能有智有勇打胜仗,又富有很浓的人情味,多好!”沐浴腥风血雨的老将军摇摇头,嘴里却说:“那,就随他们吧!”

  戏剧与电视连续剧一样,有故事,有情节,有矛盾冲突,刻划的依然是活生生的人物。

  当然,从剧本到演出还有修改提升的空间。对于一个地域,产生一部大戏不易。我给台州市文化艺术和产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发去手机短信,简要地叙述几句观感后说:“是台好戏!我相信会越改越好,成为台州的一张招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4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读者之声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3·15专版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新民资讯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幸福的蟹壳黄
牛栏咖啡与猪舍茶吧之特
图片新闻
一部好戏
不服输的“笨孩子”
日脚
南极的暖湖
微信
空中菜园
新民晚报夜光杯A25一部好戏 2016-03-14 2 2016年03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