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日前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医药再一次与现代医学真实世界的衔接。
真实世界研究是临床试验和药品上市后再评价药物疗效的一种现代医学研究新方法,完全针对实际用药情况,通过大量病例观察临床疗效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真实地收集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信息,客观、科学、真实。
上海长征医院吴宗贵教授在会上介绍了2013年启动的中药通心络胶囊治疗心绞痛真实世界研究概况,该研究在全国28个地区、1000家医院开展50000例研究,一个中药开展范围如此之广、牵涉医院之多的真实世界研究在我国实属罕见。从已经完成的23340例患者分析结果来看,在基础治疗之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缓解心绞痛的疗效提高了25.3%,缓解胸闷的疗效提高了28.3%,这一结果为心绞痛的治疗找到了更为精准的方法。
心绞痛在许多情况下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通心络对心绞痛治疗的确切疗效,于2015年入选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冠状动脉痉挛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是《共识》唯一推荐的中成药。
近年来,许多西医专家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科学规范研究方法研究中药,使中药疗效更客观真实,中药在防治重大疑难病方面的价值得到认可。日前,由北京阜外医院副院长杨跃进教授主持的国家973项目子课题“通络药物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的作用和机制”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该课题进行了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证实,通心络可通过保护微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完整,达到改善冠脉微循环的作用,用于病人可有效防治心梗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缩小无再流面积和梗死面积,长期服用疗效确切。该研究成果在国际生理学权威期刊发表,被《心血管研究》等心血管领域高影响杂志引用,被评价解决了冠心病微循环障碍的普遍难题。
长期从事动脉粥样硬化的张运院士,十多年前开始中药通心络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研究,于2009年在国际权威杂志《美国生理学杂志》发表论文,显示通心络能够靶向稳定易损斑块。近期,张运院士又发表在国际循环类排名第二的权威杂志《欧洲心脏杂志》的一项基础研究表明,我国传统中药复方制剂通心络可抑制斑块内炎症性血管新生,增强斑块稳定性,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靶向治疗带来了新的启示。
连续召开的十二届国际络病学大会把“传承、开放、创新、融合”作为主题。每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都为推动络病学研究带来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