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章英,上海服装集团一名普通工人,今年入选市十次党代会代表。在小组讨论中,她动情地说:“我在上海工作了16年,从最初因为居住证问题被遣送回家,到现在成为党代表,切身感受到了上海包容、大气的城市精神。党组织对外来从业人员的关心,让我们真正融入上海、扎根上海。越来越多的管章英们,在上海成长、发展。忆往昔、望未来,在党代会现场,记者听到了众多代表心念“人的发展”。
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过去五年实践留下的宝贵经验,更是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之一。
改善民生
尊重各方利益诉求
“创新转型靠什么实现?要靠人来实现,创新转型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人的发展。”杨佳瑛代表说,把“人的全面发展”列入上海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切合实际,很有针对性。上海现在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形成独树一帜的城市特点,提升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现阶段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正如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只有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到幸福了,城市才会更加美好。
(下转A2版) (上接第1版)
她认为,要尊重不同的诉求,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社会生活领域,上海出台了关于住宅物业、养犬、控烟、绿化等多种条例,立法推动民生改善。比如,住宅物业管理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活质量,各方诉求强烈、利益协调难度大,上海在修订“住宅物业管理规定”过程中,寻找各方利益平衡点,维护了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权益。“在餐厅抽烟;遛狗没牵狗绳;小区树木挡住了窗前阳光……你完全有权利去劝阻、提醒。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关系着社会和谐。注重人的合法权益,也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协商自治
培养理性思考能力
商务楼白天车多,晚上车少;住宅楼白天没车停,晚上停不进。浦东塘桥社区有个商务楼和小区仅一墙之隔,社区委员会做“老娘舅”,协商出一个错时停车的方案,化解了难题。
这样的故事,在党代表的讲述中频频出现。“政府精力有限,必须激活社会力量。社会组织,正是专为解决多样化需求而存在的社会力量。”马伊里代表认为,现在很多社区都在探索自治、共治,“仅仅靠行政的办法,力量是有限的,而社会却力量无穷。”
王莉韵代表来自社区,她认为,要强调基层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李子骏代表认为,要高度关注基层社工队伍建设,在打通社会职业发展通道的同时,可将中高级社工纳入社会建设人才范围,提高岗位的含金量。
“对于许多公共议题,可以请群众自己讨论、协商,渐渐形成共识,人们的理性思考能力就会这样慢慢培养起来,而这正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马伊里说,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需要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
人才建设
留得住人安得下心
在分组讨论时,魏静代表谈到一个小故事。去年,她参加一个高层次经济论坛,问到企业家目前最想解决的问题时,回答出乎意料。“我以为他们会讲政府对企业的帮扶政策等,没想到他们说的是房子、孩子、车子。谈到住房、教育、交通等具体的民生问题,个个有话讲。”
“人才要引得进,更要留得住。”袁俊可代表说,他所在的企业每年招聘1000多人,但能落户上海的寥寥无几,造成企业人才流失严重。今后,人才建设上要有关键突破,比如住房、创业融资、股权激励等多方面要有突破。
吴捷代表说,人才有本土培育的,有各地来上海创业的,也有来自海外的。上海引进和培育人才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了。提升人的全面发展,就要着力完善公共服务,包括构建住房、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保障体系,既要留得住人,也要留得住他的家庭、团队,让他们安心在上海创业、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