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该继续教育项目中国10家中心之一。肿瘤内科郭伟剑教授介绍,结直肠癌是目前世界第三常见恶性肿瘤。我国的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几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发病率增速已经远超西方国家。同时,与欧美地区不同的是,我国结直肠癌的中位发病年龄更早(40岁-60岁),而且青年患者比欧美多见。结直肠癌发病隐匿、很难发现是导致中晚期患者较多的原因。确诊时有些患者已出现肝转移。既往认为,晚期结直肠癌出现肝转移几乎等同于死亡判决,绝大多数(85%)患者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中位生存期不到一年。肝转移病灶的切除是让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有效的方法。现在,经过医学专家们的努力探索与临床试验,已有众多实践证明,通过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优势显著,在抑制转移病灶生长与缩小转移病灶大小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肝转移瘤的彻底切除。与未切除者相比,切除者的生命期限得到显著延长,术后4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达到44%和30%。
目前,以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是标准的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方案。已有研究证实靶向药物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可提高疗效。郭伟剑教授指出,对于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如果选择靶向药物治疗,在刚确诊时便应该进行Kras检测以明确患者基因类型,从而选用合适的分子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或者贝伐珠单抗,让每一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赢得手术机会,最终实现生命的延长。虞睿本版图片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