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盱眙遇上国际龙虾节。因行程关系,壮观的开幕式和万人龙虾宴没有见着,但有幸参加了晚会,领略了小小龙虾的魅力与影响力。
日落前,交通管制区外车水马龙,使宽阔的马路显得拥挤。晚会所在地都梁公园里,一座座火红的巨大拱门下,人潮滚滚,万头攒动。晚会现场,更是人山人海,密密麻麻。随着主持人、明星与舞台下观众的互动,万千喉咙的呼应声排山倒海、撼人心魄;无数条手臂和荧光棒汇成了稻海麦浪、繁星满天。笔者虽说生活在以“大”著称的上海,平生也算见过不少地方的节庆,却在一个区区数十万人口的小城,被人家的大手笔和热火朝天的场面深深地震撼了!
倚仗着丝毫不逊于江南的水乡资源,勤劳智慧的苏北人,求发展善于做好水文章。“溱湖八鲜”与湖上的龙舟,曾令我心生大江南北难分辨的感叹。濠河的梦幻夜景让多少游人沉醉在桨声灯影中。唯美的金湖荷花文化,伴随着那首深情的《金湖颂》,袅袅飘向全世界。而小龙虾这东西,原本是上不了台面的。慧眼独具的盱眙人,从细嫩洁白的肉质、鲜美的口味、丰富的营养和超强的繁殖能力中,窥见了它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让小龙虾登上餐桌,进入千家万户,除了精心养殖、拓展经营渠道外,他们自2000年以来还年年举办龙虾节,在美食领域刮起了一股红色风暴,从县城刮到大江南北,继而刮到了世界各地。这期间,盱眙县领导班子经历了三届,但发展小龙虾品牌的战略一脉相承,咬定青山不放松,齐心协力把这一“有滋有味的事业”推向高潮,把小龙虾打造成了招商引资中的一张飘香的名片。目前,盱眙龙虾已跃居国内淡水水产品品牌榜首,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多项桂冠。盱眙龙虾不仅丰富和提升了中华美食文化,还成为了盱眙惠民、富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近20万。
品尝小龙虾最早是在十多年前。沪西玉屏路上,有店家在门口边烧边卖小龙虾,随风飘来的香味吸引了我,有时便忍不住停下坐骑。不久,有朋友请我到他开的饭店里品尝“十三香土罐龙虾”,其滋味与肉质较以往尝过的又明显上了个台阶。近年,家门口剑河路上,开出了一家专营小龙虾的“虾满堂”美食店,天天座无虚席,门外还排起长队,顾客多为白领、学生和中上层人士,常常还有社会名流、文化明星光顾。有意思的是,人都说这里的小龙虾特有女人缘,食客中佳丽居多,店堂里美女如云,称得上是满目秀色了!冲着这份红火闹猛,笔者也曾兴味盎然地在店堂里找了个座位。品尝后方知这儿的龙虾果然了得,其滋味除包涵了正宗的“十三香”外,又糅入了上海人特别是上海女人的口味与偏好,而且,壳脆,肉坚,有咬劲,还富有弹性呢。根据食客“喜新厌旧”的秉性,店家还开发出了“至尊黄金虾”、“金汤极品龙虾”、“金牌黄焖虾”、“金牌啤酒龙虾”等多种款式供食客挑选,款款令人叫绝,各尽其妙。平心而论,这儿的龙虾,是我所品尝过的最为出色的龙虾了。这家“虾满堂”发展神速,不久便在上海市区开出了四家连锁店。店主是何方神圣呢?打听才知,乃是来自龙虾之都的烹饪高手!
又是盱眙人!他们令小龙虾登堂入室,还通过志在四方的大批烹饪人才,根据各地口味,对盱眙龙虾进行不断的改革创新。小龙虾能够“好风凭借力”,说到底离不开盱眙人的勤奋与智慧。
拉着你的手,
掀起红盖头,
深深吮一口,
解开红肚兜……
哼着那首千人唱万人和的小龙虾歌谣,漫步在盱眙的街头,处处可闻龙虾锅里飘出的香味,时时遭遇那种挡不住的红色诱惑,身心感受着无处不在的虾文化。有一尊街头雕塑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银光闪闪的地球造型上,腾跃着一只红彤彤的小龙虾!这雕塑令我浮想联翩。从小龙虾凌空腾跃的矫健身姿中,我领略到了盱眙人奋发有为、志存高远的风采;从小龙虾登堂入室到红遍天下的经历中,我阅读着改革开放年代里,苏北大地上的一个小穷县,为了打翻身仗,因地制宜、锲而不舍地努力拼搏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