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型亮相、研发试飞到审查试飞,每两年实现一个跨越,如今三度亮相的ARJ21-700已成珠海航展的“熟客”。“经过了更多‘冰与火’的考验,飞得比两年前更自信了!”完成了约15分钟空中飞行表演后,试飞员袁志鹏畅谈新体验。
“生理”考验已做八成
据悉,来本届珠海航展执行飞行表演任务的ARJ21-700,是同一批次4架研制机中的“老三”,主要承担功能通信、导航、自动飞行、可靠性试飞等试验试飞任务。这架飞机6月份赴山东东营机场开展导航系统适航审定试飞,9月在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审查代表的现场目击下,完成了全机地面应急撤离试验,并在10月转场西安后继续开展有关审定试飞工作,4天前飞抵珠海。
作为民机“大块头”,ARJ21-700关键要看是否飞得稳。自2008年在沪成功首飞后,ARJ21“家族”一直没闲着,转场内蒙古海拉尔进行高寒环境下试验试飞、转场西安进行航电系统试飞、转场海南三亚进行高温高湿环境下试验试飞……
目前,规划的292项地面符合性验证试验,“四兄弟”现已完成八成,累计安全飞行1300多架次、2800多小时。
“心理”考验还有更多
据悉,ARJ21-700目前已拿到252架确认及意向订单,拟交付客户的首架飞机已完成全机对接,现正在进行系统安装。不过,要交付首个客户成都航空还要过适航关,估计还要再等一两年。
“与交付时间相比,飞机的安全更重要。”中国商飞副总经理、ARJ21项目总指挥罗荣怀透露了ARJ21-700延迟交付的原因。ARJ21-700是中国第一款同时向CAAC和FAA提出适航申请并得到受理的喷气客机,此前没有经验可循,再加上要用复杂的“绿色”新技术,所以设计修改需要一定时间。
目前,ARJ21-700已进入局方审定试飞阶段,飞机还要接受240多个科目、约500多个架次的审定飞行试验。只有打稳了审定试飞和适航取证,才能让ARJ21-700飞机最终拿到“身份证”并投入航线运营,为完善中国民机研制体系尤其是国产大客机C919提供重要借鉴。 特派记者 胡晓晶(本报珠海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