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偶得汉玉不倒翁
张大根
  ◆张大根

  我小时候大人带我到无锡去玩,回来时总要带两样当地土产,一是无锡肉骨头,一是泥塑大阿福。无锡大阿福有很多种,有一种是做成不倒翁式的,有做成一对老头老太,左右摆动,面部表情嘻嘻哈哈。有穿彩衣的头上有拨浪鼓式的小辫的女孩,最讨人

  喜欢的是桃子头、身穿大红肚兜白白胖胖的胖小子,有的手里还捧着大红鲤鱼,寓意是年年有余,这是过去的小孩喜欢的玩具。如今小孩的玩具都是电子游戏了,这些传统的已经很难见到了。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石斋主唐云先生在画岁朝清供时还时常有画不倒翁泥娃娃,而白石老人画的不倒翁更能发人深思,他画的不倒翁是一个贪官形象,头戴乌纱身穿官衣手执白折扇,面部开相就是京剧的小花脸在自己的鼻头上画块白,左右摆动时面部表情对老百姓是横眉竖眼,面对上司是摇头摆尾,尤其是题画句更是妙极,竟似通身何处有心肝,妙极!妙极!

  前些日子我偶逛冷摊,发现冷摊上玉件只要是色白一点的都成了抢手货。今逢盛世老百姓手里有点闲钱了,又碰上我们是尚玉国家,所以玉件是老百姓收藏的首选,尤其是和田玉,曾几何时远在天山脚下的和田产玉河床竟被挖了个底朝天。说是和田玉能保值、升值,尤其是和田仔玉被炒成了天价,殊不知玉不琢不成器,以前要白玉无瑕,而现在却要带有石皮的更金贵,因为有皮的更能说明是仔玉,其实玩玉主要是玩历史、年份、玩历代纹饰跟各类沁色,经过你不断地把玩、盘弄它会不断地起变化,这才是我们的玉文化。

  就是以上原因给我拣到了一件汉玉人,此玉人成圆形,头戴宽沿大帽,身穿广袖长袍,双手对抄于广袖之中,盘腿坐姿,刀工简练,满脸憨态可掬,帽顶上有牛鼻对穿但非常细小,远看上去乌黑一块,上手很有分量,我用拇指用力搓了搓露出底章,像是白玉。摊主看我握在手中是块黑不溜秋的玉件,即说开张生意便宜。我自己看了看的确要价不高就收入囊中。

  回家后用温水浸泡,自己沏了杯清茶,饮过一开后,取出浸泡的玉人,用毛刷仔细地刷了一遍,清理了污垢露出了真面目,的确是和田白玉但周身水银沁,尤其是背面从帽沿到背心一大块膏药紫,经过棕刷反复磨刷,玉人的旧包浆显露无遗,且油性十足,审为汉制。但是帽顶上的牛鼻穿太细小,细线都很难穿过,这样看来不能当挂件。我反复把玩以后,偶然发现汉玉人的底部是一个很大的弧形,放在桌上竟然左右摆动起来,原来是个汉玉不倒翁。我一面品着龙井,一面把玩着憨态可掬的汉玉不倒翁,味道好极了!看来不倒翁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人才/专版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偶得汉玉不倒翁
晚清德化观音塑像
古韵帽筒显神力
稀里糊涂淘来的清代澄泥砚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B08偶得汉玉不倒翁 2012-11-25 2 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