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戏曲院团大量“送戏下乡”很受欢迎也有无奈
~~~上海戏曲院团大量“送戏下乡”很受欢迎也有无奈
~~~上海戏曲院团大量“送戏下乡”很受欢迎也有无奈
~~~上海戏曲院团大量“送戏下乡”很受欢迎也有无奈
~~~上海戏曲院团大量“送戏下乡”很受欢迎也有无奈
~~~上海戏曲院团大量“送戏下乡”很受欢迎也有无奈
~~~上海戏曲院团大量“送戏下乡”很受欢迎也有无奈
     
2013年01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需求大演出天地广
观众热情高舞台条件差
上海戏曲院团大量“送戏下乡”很受欢迎也有无奈
王剑虹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越剧院又将赴浙江的乡镇农村演出,这已经成为他们的一个习惯。院长李莉说,每到逢年过节,乡镇农村的演出需求就特别大。记者从沪上越剧、沪剧、淮剧等地方剧种的各级院团了解到,目前各院团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演出在乡村及社区基层进行,有些基层剧团更是绝大部分演出都在乡村街镇。乡村社区对戏曲演出有着很大的需求量,这对于院团而言自然是件好事,但另一方面基层的演出条件差、舞台呈现难免受到影响,院团把大量演出放在那儿也有自己的无奈。

  观众很热情

  在记者采访的几家戏曲院团中,上海越剧院在乡镇农村的演出最少,但也大概占到全年演出的三分之一。沪剧方面,无论是上海沪剧院、宝山沪剧团还是民营的文慧沪剧团,在城乡基层的演出都超过三分之二,文慧沪剧团更是达到了九成左右。上海淮剧团一年的演出也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在农村和社区。虽然沪剧和淮剧绝大部分的下乡下基层演出都是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但观众的需求也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上海沪剧院邵智星副院长告诉记者,沪剧作为上海本土的戏曲剧种在农村拥有很大的观众群,有时沪剧院下午去演出,村民们上午就坐满了。上海越剧院李莉院长说,他们有一次在浙江演出,现场观众多到当地出动了200多名保安和警察来维持秩序。宝山沪剧团的新创剧目《挑山女人》去年十月底问世以来,已经在宝山区基层演出近30场,场场爆满。而这样的场景在市区正规剧场的商业演出中已经太难看到了。

  演员也起劲

  乡村基层的观众群虽然比城市里要多得多,但演出的条件却也要差得多。李莉说,他们在乡镇农村的大部分演出都是在空地上搭台,这几年条件好一些了,上面会有一个遮雪挡雨的顶棚,当然根本不可能有空调,冬天演出有时演员不得不在服装里贴上暖宝宝来取暖。沪郊的演出条件虽然稍好一些,但大部分情况下依然也很艰苦。在这样的环境中演出,演员又是什么样的心态呢?宝山沪剧团团长华雯坦言,自己曾经蛮抵触的,但是在基层演出多了渐渐地改变了看法。“演员对演出环境肯定有要求,但更大的环境是受众。”华雯说在乡村社区演出,观众的热情会令演员很兴奋,“观众要看,演员就很带劲,环境再差也开心。相反,如果下面没几个人,场地再好,演员也没劲的。”有些演员虽然觉得农村的露天舞台对表演有影响,但对于观众的热情却都是众口一词地称赞。

  剧团有无奈

  不过对于大量的下乡下基层演出,剧团的心情却有些矛盾。一方面相对城市里有限的演出市场和观众群而言,乡村社区观众的大量需求弥足珍贵。同时,绝大部分下乡下基层演出不是政府购买就是邀请方全包,也让剧团少了票房的压力。不过另外一方面,乡村基层的演出条件十分有限,很难让舞美、灯光、布景等有一个较完美的呈现,有时甚至连音响效果也难以保证。同时乡村观众对于剧目的欣赏选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使得院团在把相当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的演出场次放在下乡下基层时,难免包含着一些“为了生存”的无奈。

  地方戏曲几乎都经历了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发展过程,并在都市的文化氛围中成熟完善。如今随着戏曲艺术在城市演出市场的边缘化,很多戏曲院团不得不返身回到乡村去寻找市场、寻找观众。这样的尴尬不仅仅存在于上海的这些地方戏曲剧团,事实上包括豫剧、秦腔等影响力较大的地方戏曲在内,几乎各种地方戏曲都面临着同样的处境。有圈内人士表示,戏曲院团和戏曲人之所以有这种尴尬,并非是对农村演出市场的不重视,更多的是对于本剧种生存发展状况的困惑和思考。  本报记者 王剑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职场方圆
   第A27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A28版:新智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 新民环球/聚焦
   第A3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3版:现代家居/材质锦囊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市场之窗
   第B16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城市品质
   第C03版:新尚假日
   第C04版:新尚专访
   第C05版:男士部落
   第C06版:秀场故事
   第C07版:美容扮靓
   第C08版:创意单品
乡村需求大演出天地广 观众热情高舞台条件差
“名家名剧月”剧目敲定三月开演
朝鲜国立民族艺术团访沪
琳露:原汁原味 体现邓丽君风格
以“一城一味”为主题
“哈哈美丽心世界” 明为慈善助力
封箱版《西厢记》昨亮相东艺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8乡村需求大演出天地广
观众热情高舞台条件差
2013-01-11 2 2013年01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