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针对社会医疗机构数量多、规模小、专科化、专病特色与专项技术突出等特点,着眼于行业标准及流程的建设,首创性地设置了包含六大模块、66项系统评价指标的星级评审标准。经申报、预审、复核程序,确认35家符合评审基本条件的社会医疗机构参加首批星级社会医疗机构评审。
自去年8月起,从评审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建的12个评审专家组(参与者共计667人次),对35家社会医疗机构进行了现场评审和严格打分,其中27家单位评审达标,分获“四星”“三星”称号。主办者表示,为体现行业自律,维护星级品牌声誉和公信力,有利于市民对星级医院的认同,本次评审中,星级标杆(五星级)社会医疗机构空缺。
今天与首批“星级”医院评审结果同时公布的,还有西郊骨科医院骨科等10个专科为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第二批优势专科建设项目,泰坤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21个专病为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首批特色专病建设项目。
据了解,参与星级评审过程中,35家社会医疗机构修订或完善各类规章制度2641项、岗位职责635项、服务流程328项,新建单诊疗路径62个。为加强专科专病建设,35家医院参评期间共计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引进人才31名。评审一结束,许多医院即将专家指导意见逐条分析,及时制订计划落实整改。统计数据显示,首批被评审医院的业务量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近20%,医疗纠纷的发生则同比下降了近50个百分点,“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的效应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