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民营文慧沪剧团“庆生”
~~~民营文慧沪剧团“庆生”
~~~民营文慧沪剧团“庆生”
     
2013年01月1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6天5场戏大戏见功力
民营文慧沪剧团“庆生”
王剑虹
  本报讯(记者  王剑虹)民营文慧沪剧团建团三周年庆典演出昨晚在逸夫舞台开锣,在6天时间里将连续演出一个折子专场和3台大戏共5场演出。

  三年前文慧沪剧团成立伊始,不少人都觉得这是身为成功女企业家的团长王慧莉想要“玩票”玩一把。但三年来文慧沪剧团连排7部大戏,除了整理恢复传统剧目外,还推出了两部原创剧目,剧团在职演职人员超过30名,文慧沪剧团也一跃成为沪上最具实力也最具活力的一个民营沪剧团。从建团的首个大戏《幽兰夫人》开始,文慧沪剧团就开始显现出与其他民营沪剧团不同的特质,在创作上精益求精,力求作品的质量向专业剧团靠拢。据介绍,剧团三年来推出的5个整理恢复的老戏全部都取得了授权,在版权问题上毫不含糊。两出原创大戏更是邀请一流主创团队参与创作,一改民营剧团以“小打小闹”为主的创作状态。据文慧沪剧团艺术总监杨音介绍,三年间剧团平均每年要用三个月的时间排戏,每年演出场次在120场左右。杨音表示,这三年里剧团的演出收入稳步增长,政府对民营剧团的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团长王慧莉个人的投入,三股合力使得剧团渐渐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昨晚专场上演的节目以文慧沪剧团这几年推出的7台大戏的折子为主,同时力推黄晓莉、程文俊这两位青年演员。不过杨音也坦言,虽然相对于国有剧团而言,民营剧团机构精简、机制灵活,从某种方面来讲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人才的缺乏依然是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文慧沪剧团现有十多个基本演员,还有自己的服装、道具、灯光以及乐队,但大型演出依然必须要外借一部分演职人员,而人才的缺乏反映在舞台上就会直接影响到演出的艺术质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春运直通车特别报道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特别报道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新民环球
   第A29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0版:新民环球/商界•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家装之窗
   第B14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双字辈”还原“纯正”滑稽戏
6天5场戏大戏见功力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96天5场戏大戏见功力 2013-01-18 2 2013年01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