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宋庆龄与“内史第”
朱少伟
  朱少伟

  在宋庆龄诞辰120周年之际,我怀着崇敬心情瞻仰了这位伟人童年时代生活过的“内史第”。

  “内史第”坐落于浦东川沙,系清代咸丰年间内阁中书沈树镛所造的住宅,属典型的江南院落建筑。宋耀如(宋庆龄之父)的岳父倪蕴山,是川沙地区早期的基督教传播者,上海《万国公报》曾载文称:“倪蕴山传道沪、汇、川、宝等处,风飙雪霏不顾也,雨淋露沾自若也,饥逼寒驱安然也……”1887年秋,从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尔特大学神学院毕业归来一年多的宋耀如,因深深相爱而与倪桂珍(宋庆龄之母)结婚,倪蕴山夫妇为其借了“内史第”第一进沿街房屋暂作居所。不久,宋耀如重返昆山继续传教,倪桂珍也同时前往。1890年10月,宋耀如自请降为“本处传道”;据查考,他随后又曾租用“内史第”第一进沿街房屋。宋耀如夫妇对子女们采取开放式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勤奋好学、自强自立、尊敬师长、艰苦朴素的品质。宋庆龄悉心帮助母亲照料弟妹,并与他们一起读书。在1902年冬,宋耀如夫妇把宋庆龄送入上海马克蒂耶女子学校即中西女塾。为此,当年同住“内史第”的黄炎培曾向别人提及:“邻家的小姑娘(按指宋庆龄)9岁多以后就不见了。”后来,宋家子女虽然很少去川沙,但他们对浦东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尤其是宋庆龄,她那纯正的浦东乡音始终未改。因而,带我参观的浦东文史专家陈伟忠告知,黄炎培日记曾提及:“1955年2月14日夜,中苏订约五周年苏联大使召开庆祝会,主宾席上我乡浦东人有三:张闻天、宋庆龄、我。”

  在1988年,三进院落的“内史第”除了最后一进黄炎培故居之外,三分之二的建筑在市政建设中被拆除,现已把原剩的486平方米建筑面积复建至1800平方米。当我凝视着宋氏三姐妹以及宋耀如夫妇的一些历史照片和生活用品时,不由生出许多感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观点
   第A03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4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7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艺评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明月二三事
纳鞋底
对不起哦,台湾“雷锋”
守成是使用 应用即创造
爱让人年轻
书法
宋庆龄与“内史第”
挖城墙忆旧
我的一套《古文观止》
十日谈
新民晚报夜光杯B13宋庆龄与“内史第” 2013-02-02 2 2013年02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