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财务省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日本出现约1.6万亿日元(约合174.7亿美元)贸易逆差,创1979年1月有贸易统计比较数据以来单月最大逆差,也是日本连续7个月出现贸易逆差。
日本1月出现创纪录的贸易逆差,主要原因包括进出口结构变化、汇率影响、新年休假季节性影响、中日关系恶化等多种因素。
从具体数据看,1月日本出口同比增长6.4%,是8个月来首次增长;但相比出口扩大,进口的增幅更大,同比上涨了7.3%。从贸易产品结构看,进口增幅最明显的仍然是液化天然气、石油制品、原油等能源相关商品,分别同比上涨33.7%、11.4%和5.9%,表明日本核电停运后燃料进口持续增加是日本进口额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日本财务省认为,日元汇率变动也是促成当月贸易逆差增加的原因之一。
首相安倍晋三去年末上台后,鼓励和推行大规模货币宽松措施,促使日元汇率短期大幅走低。相比去年1月,日元对美元贬值10%以上。日本对外贸易中,出口产品约六成用外币结算,进口则近八成用外币结算。因此,当前的日元贬值对日本贸易是双刃剑,一方面企业出口业绩出现改善,另一方面,以美元等外币结算的支付成本也在增加。
从进出口商品数量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日本1月以日元计算的进口金额增加了7.3%,但进口商品数量其实同比减少1%,只是由于日元兑美元快速贬值,使得换算成日元的进口金额大增。出口也存在类似情况,出口金额同比增加了6.4%,但数量同比下降6%。
目前来看,日元贬值对改善日本贸易收支的效果有限。市场人士认为,鉴于重新启动核电的日程尚不明确,燃料进口负担居高不下,日本贸易赤字长期化的可能性较大。
日本贸易会会长枪田松莹20日表示,日本以能源为中心的进口额增加很大,企业出口虽然有所增加,但仍无法超过进口增值。随着日元贬值趋势确立,出口有望增加,但贸易收支的改善并非易事。新华社记者 冯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