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小大人”充斥荧屏失去童趣
~~~“小大人”充斥荧屏失去童趣
~~~“小大人”充斥荧屏失去童趣
~~~“小大人”充斥荧屏失去童趣
~~~“小大人”充斥荧屏失去童趣
~~~“小大人”充斥荧屏失去童趣
     
2013年02月2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跳成人爵士舞
走性感小猫步
“小大人”充斥荧屏失去童趣
罗震光
  原本稚气的孩子,在舞台上不见一点童真童趣。“最近在看深圳卫视的《饭没了秀》,发现现在的小孩都跟妖精似的,跳的都是爵士舞,走的都是性感小猫步……”这是网友“cindy_米诺”在微博上的评论。电视少儿节目成人化,已经引起大量观众的反感,同时也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在起负面的引导作用。  “三陪”成节目噱头

  在一些选秀节目里,孩子们小大人式的讲话往往成为节目的噱头,成人观众和广告商以此为乐。某地电视台少儿频道播放的一个少儿娱乐节目里,两个三四岁小孩在对话,小男孩要小女孩陪他一起吃饭、读书、玩耍,小女孩说,“陪吃、陪读、陪玩,那我不成‘三陪’了吗?”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表示,这些做法不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事实上,少儿节目以玩耍愚弄孩子为卖点来抓取眼球,或以江湖气严重的表演来让观众感叹“太小大人”,其目的与其说是给予儿童自我成长的舞台,不如说是收视率、利益和浮躁的造星神话综合驱动下的一场成人利润的盛宴。

  模仿者比比皆是

  尽管这种 “小大人”式表演,既无童真,又无童趣,但是由于现场效果不错,且不断有所谓童星藉此出名,一些家长、孩子错误地以此为成名捷径,竞相模仿。

  《欢乐蹦蹦跳》制片人陈欣一从事少儿节目已有10年,她承认,和10年前相比如今的孩子的确更早熟、更能说会道、更古灵精怪,而这和整个社会环境有关,“10年前我遇到的学龄前儿童没有一个会背《三字经》,但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值都很高,碰在一起还会攀比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首唐诗,《三字经》更不是问题了”。而小荧星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少儿成人化的确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她说:“打开电视几乎都是给成人看的节目,孩子学会唱《爱情买卖》这样的歌曲太容易了,据说在中国达人秀的招募中,也曾遇到多个儿童参选者一味表演江湖气严重的成人歌舞。

  别把孩子当道具

  当儿童成人化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时,如何引导大人减少功利心,保持孩子童趣天真的特性?陈欣一认为,孩子永远是节目的主角,他们是来玩的,决不能把他们当成道具。据陈欣一介绍,为了让孩子们放松,节目组在录制节目前,会花很多时间和孩子们沟通、做游戏,而非直接把孩子们拉到摄像机前。

  陈欣一说:“现今的少儿节目确实存在消费孩子的现象,以诱骗、耍宝的方式设置一些所谓的考验,以抓拍孩子被愚弄、哭闹等”出洋相“镜头来娱乐大众,这种伤害孩子的行为不应该出现在电视荧屏上,就少儿节目而言,不应将过于‘成人’形式的整蛊带入节目,盲目地在其中加入成人元素,破坏了少儿节目的‘纯粹’,我们的节目要让孩子感觉不到摄像机的存在,只有游戏间自然的流露,这也是《欢乐蹦蹦跳》15年长盛不衰的‘最’亮点。”

  本报记者 罗震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人才/招生专版
   第A09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读者之声
   第A15版:职场方圆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跳成人爵士舞 走性感小猫步
在拍摄场景中亲身体验电影情境
双胞胎姐妹 泪洒舞台
童星邓鸣贺确诊患白血病
《乱世三义》今开播
《笑功震武林》3月8日出招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0跳成人爵士舞
走性感小猫步
2013-02-24 2 2013年02月24日 星期日